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宋敏 烟台报道
蓬莱区科技局强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激活科技创新因子,着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跨越。
科技政策得到了不断完善
蓬莱区科技局与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强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多项政策措施,对高企培育、“揭榜挂帅”项目科技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发展政策环境。
创新平台得到了不断完善
今年以来,共有24家企业通过烟台市企业研发机构备案;中粮长城的“山东省酿酒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在2022年度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绩效评价中取得“优秀”,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竞争性创新平台项目经费200万元支持;培育大金重工申报2023年度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两翼发展,打造一翼一孵化器。西翼依托蓬莱区北沟化工产业园,蓬莱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和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合作共建了“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蓬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园区”,承接中国科学院兰化所成果在蓬莱区转化工作。东翼在东部创发新区打造综合孵化器,围绕蓬莱区八大主导产业,以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为目的,立足于西北高校进行招引。目前区科技局已经与西安交大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计划由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来运营蓬莱区孵化器。
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坚持把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创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组织辅导科技型企业挖掘申报各级科技项目,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企业研发资金,以科技项目的实施带动面上科技研发投入,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潜力、蓄后劲。今年来,民和生物、大金重工分别获得烟台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经费100万元、200万元;8家企业获得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经费补助267万元;汇洋食品、烟富农业分别获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经费190万元、300万元;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参与的“海洋高值化工程酶的开发及功能食品的生物制造”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产学研用合作实现了加深巩固
围绕蓬莱区主导产业,搭建企业与专家的对接平台,引进技术、项目、人才。重点围绕“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建设,与四川大学就研发平台建设、风电装备技术合作、特种海工装备防腐油漆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与哈工程烟台研究院、鲁东大学、烟台大学、来福士等院所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实现风电产业后续发展的技术新突破。
创新主体实现了新突破
今年蓬莱区已完成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4家,较上年度增加34家;12家企业列入2023年“烟台市高企培育库”,每家企业获得烟台补助5万元;推荐62家企业申报2023年度高企;为2022年度首次认定的22家高企争取省“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资金220万元。
蓬莱区科技局将持续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职能,搭建平台,超前服务,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蓬莱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科技贡献。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