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孙立立 通讯员 李迅 烟台报道
今年以来,莱山区立足治理需要、紧扣群众需求,积极推动美德信用进社区,开发出30余项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社区治理服务项目。作为美德信用建设试点,莱山区学府社区依托高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通过组建美德信用“绛帐”联盟,推动校地共建融合联动,把各方力量紧密联系起来,把各方优势发挥出来,把各方活力调动起来,把各方资源整合起来。
构建社校组织联建体系,变“浅交情”为“深来往”。以组织联建推动社校互联互通,健全街、社、校三级联动体系,成立美德信用“绛帐”联盟党支部,由社区书记兼任党支部书记,吸收街道机关干部以及四所高校教师担任兼任委员。建立月轮值、季议事工作机制,每月由轮值单位策划、组织开展社校联建共建活动;每季度召开1次社校联盟联席会,对居民关心的问题共议共治。将48名社区和高校教师党员划进网格,创建“1+3”社校共治平台,真正担负起治理责任。
形成社校活动联办常态,变“独角戏”为“大合唱”。组建美德信用“绛帐”志愿服务队,针对“一老一小”重点人群,联合四大高校开展以助老送服务、助学送辅导、助残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三助三送”活动。与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联合举办“i邻里”、文艺一小时、邻里运动会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到高校宣讲,邀请高校教师、大学生社团到社区举办“送党声 传精神”主题宣讲、健康养生讲座等活动20余场。整合三高校、“双报到”单位等各方力量,组建应急救护、理论宣讲、美化家园等三支服务团队,组织开展“微心愿认领”“公益服务一小时”等志愿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推动社校资源共享,变“两家人”为“一家亲”。推动阵地共用,社区重新梳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积极对接三大院校签订服务阵地共享协议,面向社区居民、高校师生开放共享。联合四大高校成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围绕医疗健康、便民服务、理论宣讲、环保清洁四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家属小区的优势,将高校师生纳入社区志愿队伍,聘请16名兼职团干参与社区治理,分批将学生下沉社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居民走访、活动组织策划等,极大充实了社区志愿力量。
截至目前,已开展义务推拿、免费维修等各类活动30余场次,服务居民1300多人次。开设“清”听工作室,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20余起。创建社校联盟讲师库,充实“社区大学”、童心课堂教学队伍,为腰鼓、舞蹈、八段锦等13支文体团队提供指导培训,推动先进文化出校园、进社区。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