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陈晓 烟台报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风民风的根基,解甲庄街道秉承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秉承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以良风良训沁润社会文明风尚。
家风家训“晒”上墙,“亮”出文明新风尚
解甲庄街道西解甲庄村清代尚书李永绍,以其为民担当、廉洁清正、耕读传家的家训闻名于世,迄今李氏后人仍恪守家训,优良家风代代相传。解甲庄街道以西解甲庄村为“良训传家”示范村,广泛发动群众寻家规、送家训,从故居、牌坊、文献等历史遗存中挖掘民间隐藏的丰富家风家训资源,以及族谱序言、前言、后记中相关族规、族训、警示良言等文句记载,同时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内容。通过逐户征集、家长引导青少年参与、街道宣讲宣传等方式,每户形成一条家训,由街道统一制作成精美家风家训牌悬挂于墙壁对外展示。
良训家风润我心,“绿”动庭院话新风
为进一步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培育低碳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解甲庄街道召开“良训传家”之“绿”动庭院巾帼志愿宣讲活动,邀请月亮公益发展中心团队现场开展“三个一”互动宣讲:讲一堂绿色环保课程,讲述垃圾分类及节能减排知识;教一项家庭生活技能,教授制作环保酵素并现场分享;读一份家庭文明公约,宣读《烟台市家庭文明公约》。
活动现场,街道对辖区“美丽家庭示范户”、“文明家风标兵户”发放奖品并留念拍照。解甲庄街道带领辖区各村妇联执委认真按照“美丽庭院、文明家风”创建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以责任为动力,以担当为使命,狠抓落实,做好这项造福广大农村居民的美丽事业,户户建设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村村创建和谐、文明的美丽乡村。
亲子诵读传家训,尚书清风继世长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良好家风、好家训及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推进家庭文明建设,解甲庄街道在西解甲庄村尚书府开展“诵经典家训 育优良家风”亲子诵读活动,特邀李氏家族第十八代孙李玉平,为青少年儿童及家长介绍了尚书府历史和李氏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良好家风家训文化。活动中,每户家庭都积极参与,一起诵读尚书家训,从经典中汲取优秀家风家训的精髓,感悟心灵的洗礼。宣讲结束后,街道工作人员为亲子家庭送上家风家训定制书包或文具,激励青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尊师孝亲,将优良的家风不断地传承下去。
七夕金婚照相馆,幸福家风代代传
在解甲庄老一辈人那个年代,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条件的限制,有些老人连最简单的结婚照都没有,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在七夕节来临之际,解甲庄街道特别策划“学习好家训 传承好家风”金婚银婚老人摄影纪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搭建摄影棚,为辖区7对金婚银婚老人拍摄纪念照,用镜头记录相守近百年的老人们相互扶持、携手与共、相濡以沫的甜蜜爱情,为他们留下最美好的记忆。活动现场,“金婚”、“银婚”老人与志愿者分享不一样的爱情故事,讲述他们的相识、相知、相伴、相守。此次别样七夕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他们重温了恋爱时的甜蜜和美好,同时又给其他年轻夫妻树立了榜样,学习老年夫妻对婚姻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传承良好家风。
文明实践家庭站,马扎宣讲传家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为持续深化“五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解甲庄街道在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非遗”传承人等优秀典型家庭中建立文明实践家庭站,依托其开展理论宣讲、矛盾调解等工作,全面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创新文明实践活动方式和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解甲庄街道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进行挂牌亮户,开展“小马扎进家入户”庭院宣讲活动。老党员家门口摆起“茶水摊”,给孩子们讲述家风故事,非遗剪纸传承人李凌,用一套栩栩如生的家风主题剪纸让家风家训从无形变有形、无言变有言,让我们的优良家风看得见摸得着。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立家之本、幸福之源,是良好社会风气承续传统、启迪当下的重要基石。下一步,解甲庄街道将继续努力,通过家风家训这个有力载体,倡树文明乡风,涵养优良家风,传承良好家训,继先人之品德,启子孙之远志,共创文明和谐新解甲庄。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