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孙立立 通讯员 李迅 烟台报道
莱山区锦绣家园社区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为牵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强化集成理念,不断激发和释放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形成为老为小服务的资源矩阵、服务矩阵和品牌矩阵,在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为构建文明社区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助推文明社区品质提升。
阵地资源“融”,打造“1+N”全域服务阵地集群
莱山区锦绣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1+N”全域服务阵地集群,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N个实践点(社区卫生服务站+红心农场+休闲广场+沿河主题公园+社区食堂+美德信用超市+和为贵),积极拓宽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实现资源整合、服务精准、多元参与,为社区居民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红色高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
志愿服务“帮”,建立“六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模式
组建12支志愿服务小队,坚持问需于民,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建立“群众点单,平台统单、站点制单、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六单”服务良性闭环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理发裁剪、送餐帮扶、书法绘画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开展“袋鼠妈妈”服务、开办“锦日我掌柜”跳蚤市场、举办“益”路同行社区集市等文明实践活动,为辖区提供便利贴心的基层服务,成为辖区群众的“避风港”。
信用机制“推”,织密美德信用“网”
打造“锦绣前诚,德润家园”美德信用品牌、“锦绣里”红心农场等,出台《社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为居民建立信用积分存折,居民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创城、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等多项基层治理活动进行积攒信用积分。信用存折账户实行“日工作、周认定、月兑换”统一量化的管理机制,让“信用”变得“可记录、可储存、可兑换”,让“小积分”激发出社区治理“大能量”。
打造“锦绣前诚 美德超市”
为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充分发挥“美德超市”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功能,利用“信用+志愿服务”的模式,将志愿服务活动与信用积分兑换和网格治理联动,深化拓展“五为”志愿服务,以信用积分引导社区居民以多种形式、多种角色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治理各项工作,提高超市运转实效,将推动服务模式从“等群众上门”向“主动上门”转变。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