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农文旅融合产业旺 绘就乡村“蚝”风景

2024-12-17 10:17: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曲文

  大众网记者 林晓冬 烟台报道

  “虽说乳山品牌叫得响,但咱龙口的海蛎子一点也不差,更美味……”仲冬时节,午日阳光正好,海浪拍打着堤岸,在龙口屺姆岛码头,一艘艘满载着牡蛎的渔船靠岸卸货,养殖户胡国君随手剥开一个牡蛎向记者展示道。

图片

图片

  位于龙口市龙港街道的屺姆岛村是牡蛎养殖特色村,村民以近海捕捞、特色养殖、海产品深加工等增收项目为主。眼下,正是牡蛎肥美丰收的时候。码头上,机械设备将一串串野生环境中养殖的牡蛎笼从渔船吊到岸边,分拣工人则拿着特制的小凿子,熟练地将抱成团的牡蛎凿成单个大小,再装箱运送,发往全国各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屺姆岛村在街道和渔业部门的支持下,一方面积极引入新品种、新技术,定期邀请水产养殖专家来指导授课,提高产量和售价,增加养殖效益;另一方面,从牡蛎养殖加工、品牌塑造、电商销售、回收利用等环节入手,全链条打造牡蛎产业,深耕蓝色经济。

图片

图片

  为将“小牡蛎”烹出好味道、端上大餐桌,引得佳客来,前不久,龙港街道、市海渔局联合屺姆岛村、市牡蛎协会等举办龙口湾好鲜·龙口牡蛎丰收捕捞季主题活动,现场精彩纷呈。

图片

  “红酒陪海鲜,生活乐无边。”活动现场,“牡蛎王”争霸赛、“牡蛎特色菜”厨艺大赛、传统文艺表演、红酒海岸展销品鉴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打卡,更是通过新闻和直播让各地游客沉浸式感受海滨小岛的独特魅力,领略特色渔业文化底蕴,尽受“蚝”门盛宴,对加强本土牡蛎产业宣传、打造节庆文旅品牌、拓宽镇域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图片

  龙口市开发区(龙港街道)工业基础雄厚,农业产业发展也稳步向前,不仅是依托沿海的水产品养殖加工,腹地的水果种植也各具特色。既有像兴隆庄村这样多年延续下来的葡萄种植产业,也有像沟头成家村近两年发展的早露蟠桃和翠玉猕猴桃种植产业。

图片

图片

  早露蟠桃成熟期早、颜色红润耐存放,批发价格在5元左右,市场零售价在6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翠玉猕猴桃今年迎来了盛果期,果园亩产量能达到2000余斤,每斤零售价格在12元左右,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销售,逐渐打开市场,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丰收时节,周边市民慕名来园采摘游玩,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打响农业品牌,助农增收。

图片

  围绕特色农业,搭建节庆平台,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兴隆庄村则是把“黄河大集”搬到了葡萄架下。通过葡萄品鉴、葡萄展销、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月饼制作、科普宣讲、知识问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图片

图片

  根据兴隆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孔令文介绍,全村400多户,种葡萄就有110多户,种植面积700多亩,每亩地一年纯收入一万六七千元,光葡萄一项全村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如今依托节庆活动,小葡萄串起大流量,推动农文旅品牌“破圈”传播,提升了农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