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人民医院:攀高联强结硕果 颅内动脉瘤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2024-02-23 09:07: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曲文

  大众网记者 曲文 通讯员 张思博 烟台报道

  近日,73岁患者张某因突发昏迷住进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韶光查体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呼吸微弱,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颅脑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造影证实患者颅内多发动脉瘤,且动脉瘤顶端二次瘤化,即动脉瘤合并子瘤。他根据患者10年前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病史,判断患者的动脉瘤随时有再破裂致死的可能。

  更糟糕的是患者不仅颅内多发动脉瘤,而且合并多发脑内大血管狭窄、闭塞,这就意味着手术不仅要保障动脉瘤栓塞确切,而且必须要保障患者仅存的血管通畅,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患者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差,时间就是生命,王韶光迅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王东海教授充分沟通,认真分析患者的术前检查结果,同时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反复探讨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最终确定了患者的手术方案。

术前造影显示,动脉瘤多发扩张,合并子瘤,血管严重迂曲

图片

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栓塞确切,周围血管通畅

  手术中王东海教授沉着冷静,神经外科手术团队密切配合、精心操作,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动脉瘤被完整栓塞,术后造影验证周围血流通畅。术后,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术后管理和精细护理,目前患者自主睁眼,肢体反应较前明显改善,整体处于平稳恢复中。

图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东海教授在手术中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血流长期冲击血管的薄弱部位而形成的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壁上出现了气球状的隆起,可以想象为一根用久了的水管上鼓了一个包,一旦水管内的压力过高,水管就会破裂。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多发于40-60岁中老年,死亡率极高。

  龙口市人民医院定期邀请齐鲁医院知名神经外科专家王东海教授来院坐诊、教学查房及复杂脑血管病介入手术等相关工作。下一步,医院将借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级诊疗合作医院的广阔平台,继续加强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合作共建,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及医疗服务水平,为全市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王东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图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知名专家,神经外科主任、脑血管病专业主任,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

  擅长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介入与手术治疗,熟练开展颈动脉狭窄和烟雾病的外科治疗,在应用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与脊髓血管疾病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总干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神经外科转化医学分会秘书长、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