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邢晨 烟台报道
烟台开发区第八小学坚持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通过构建绿色校园、绿色家园、绿色社区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模式,探索“行知”德育的新路径,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努力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拓展绿色教育空间,创设真实情境
优化绿色校园环境。学校建设了种植基地、中草药圃等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身感知植物生长过程。通过“耕读养德”德育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在“微农场”中播种、耕作、收获、研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和劳动者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建设绿色家庭平台。学校倡议师生家庭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增强生态意识,共同参与家庭绿色角的建设,美化家居环境。通过落实低碳生活理念,师生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将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开展绿色教育活动,获得真实体验
开展绿色节日主题教育。学校抓住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与环境相关的节日,开展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主题教育活动,向学生传递绿色理念。将“6·5世界环境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环保周,开展地球村回收、环保绘画展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结合“垃圾分类”等社会热点话题,组织“垃圾去哪儿”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小能手”竞赛、“垃圾分类童谣传唱”等活动,让生态文明教育与时俱进。
组建绿色社团,促进真实成长
成立红领巾气象监测小组。以“红领巾气象站”为基地,开展校园气象监测和环保督察工作,提升学生探究自然、关注环境的能力。
开展红领巾气象科普活动。依托农时,定期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活动,丰富气象科普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组建红领巾护绿小分队。以校大队部发出的“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倡议活动为契机,鼓励各班级“护绿小分队”发动全体学生参与“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八小学将绿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和成长,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