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梅雪丽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梅雪丽 通讯员 任麒延 烟台报道
7月11日下午,海阳市东村街道老干局小广场人头攒动,一场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核心的惠民主题集市在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海阳市东村街道兴海社区主办,通过“服务+文化”的创新模式,将便民服务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为辖区居民献上一场兼具烟火气与文化韵味的幸福盛宴。
服务为基:构建社区治理新生态
活动现场划分为健康义诊、便民服务、非遗体验、梦想飞扬、国粹意韵五大功能区,既涵盖眼科检查、听力筛查、小家电维修等民生服务,又创新融入糖画制作、非遗剪纸、京剧展演等文化元素,实现“物质服务”与“精神滋养”的双向赋能。
在健康义诊区,专业医疗团队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其中“爱行礼运”志愿队现场贴敷的三伏贴成为中老年群体的“抢手货”;便民服务区的小家电维修、爱牙护牙知识科普、家电特惠咨询等惠民服务的展位前,参与体验的居民同样络绎不绝。
非遗活化: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非遗体验区以“动态传承”理念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糖画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石板上一气呵成绘制出龙凤、花鸟等图案,引得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教授剪纸技巧,居民们手持红纸与剪刀,在折叠间感受千年非遗的精妙。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剪纸,今天自己动手才发现这么有讲究!”带着孩子参与体验的王女士感慨道。这种“零距离接触+动手实践”的模式,让非遗从“博物馆展品”变为“生活艺术品”,真正实现文化基因的动态传承。
国粹润心:戏曲艺术滋养社区文明
国粹意韵区的高潮当属兴海社区阳光京剧社带来的经典剧目联唱。《贵妃醉酒》的婉转水袖、《智取威虎山》的铿锵唱腔,让老戏迷们如痴如醉,更吸引年轻观众驻足欣赏。阳光京剧社社长表示:“我们坚持每周排练,就是要让京剧这门国粹在社区里扎下根。”
与此同时,梦想飞扬区的“蒲公英绘本故事会”通过亲子共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启蒙融入趣味互动。家长张先生认为:“这样的活动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从小接受文化熏陶,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单纯的讲授更有意义。”
共建共享:打造有温度的文化共同体
此次主题集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兴海社区在探索“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为打造“环境美、服务优、文化浓、邻里亲”的幸福家园注入新动能。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起悦学堂、友邻坊、乐墨斋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并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收获阅读交流、非遗剪纸、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体验。兴海社区主任修盛芳表示:“我们致力于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培育文化队伍、打造特色品牌,让每个居民都能成为文化社区的建设者与受益者。”
当便民服务的“实用主义”遇上传统文化的“诗与远方”,东村街道兴海社区正以文化为纽带,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温情画卷。在这里,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符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烟火气;社区不再是冰冷的地理概念,而是承载文化记忆与情感联结的精神家园。这场夏日集市,不仅是一次服务的集中供给,更是一场文化的深度浸润,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写下生动注脚。
初审编辑:梅雪丽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