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冯炜程
烟薯25喜获丰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梅雪丽 通讯员 潘晓芸 吕娇娜 朱子硕 烟台报道
深秋时节,沿着烟台海阳孙格河一路向北,一派喜气洋洋的丰收场景在大山腹地的半社乡村田间地头映入眼帘。“亩产能达5000斤,而且全被预订了!”看着一串串粉红饱满的烟薯25在随着翻刨新鲜出土,半社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社员、村会计刘殿南高兴得合不拢嘴,“合作社今年的240亩烟薯25叫好又叫座,预计年底净收入能超过80万元!”
烟薯25喜获丰收
“花崖里头半社乡,二亩麦子哈碗汤。”过去,在海阳提起二十里店镇半社乡村,老辈人都会不自觉说起这句顺口溜。二亩麦子的收成只能做出一碗面汤,土地之贫瘠、生活之困窘可想而知。由于村子四面环山,地处偏僻,山上石头多,出石板,这里一度得名“板石乡”,后来才改称“半社乡”。“石头山”上土壤贫瘠,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几乎没有收成,“靠山吃山”、看天吃饭的苦日子让村里的中青年都纷纷离乡外出,全村200多户人家,仅剩三分之一留守村中,“石头山”下更显荒芜。但穷有穷办法,不能没办法,2019年,半社乡村在党委政府的引导帮助下,大力邀请农业专家进村实地探查勘验,尝试性地探索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路子。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们因地制宜种植烟薯25,逐渐走上村庄致富的“甜蜜”之路。
烟薯25喜获丰收
“村里田地主要是沙质土,对很多农作物来说缺乏肥力,但却十分适合烟薯25的生长,种植出来的烟薯25软糯香甜!”刘殿南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之初,老百姓手里没有资金,甚至也没有像样的青壮劳动力,就用自家的土地入股,加入到合作社中来。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已达到240余亩。今年,看到希望的村民纷纷参股,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整治撂荒地等方式,使明年的烟薯25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亩,并通过良好的口碑打开了销路,留住了固定客源。
“趁着天气晴好温度适宜,我们近期将抓紧时间整修进村路,为明年烟薯25的销售铺路。”刘殿南站在地头,一边指挥村民运输一边对记者说。秋风裹挟沙土扑面而来,他黝黑的脸上却绽开了幸福的笑容。
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