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司法局创新法治举措 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

2022-11-10 17:3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丽梅


海阳市司法局法治培训会议现场

海阳市司法局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丽梅 通讯员 孙芳 李翠 烟台报道

  今年以来,海阳市司法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是对企业最根本的保护”理念,立足职能,发挥优势,探索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法治化举措,不断提高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加强普法宣传力度 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氛围

  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浓厚的法治氛围,海阳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普法讲座、法律咨询、以案说法、发放普法资料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与企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海阳市司法局整合优势,开展全方位普法,发挥新媒体矩阵优势,联合市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电视普法栏目《律师时间》,以典型案例为引领,采用律师“以案说法”形式,深层剖析事件背后法律知识,增强社会法治观念,目前已播出6期;在“法治海阳”微信公众号发布80余期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真正把法律知识送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手中。此外,海阳市司法局还通过上门宣传,开展零距离普法,并围绕企业用工、经济纠纷、产权转让等需求,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遴选47名优秀律师对重点企业巡回宣讲,集中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宣传普及活动60余次,参与群众近3万人,努力实现全市企业普法全覆盖、无死角。海阳市司法局还精心印制了《法律服务产品手册》2000余份,采用问答形式,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中小企业法律服务月等重要节点,向企业干部职工发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法治氛围。

  同时,海阳市司法局贴近实际,开展精细化普法,联合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全市“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活动,并采取以案释法的形式,围绕《民法典》就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农村土地保护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普及。海阳市司法局还引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发挥基层普法宣传员作用,将法治思想带入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

海阳市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

  放大律师服务功效,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海阳市司法局聚焦企业需求,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精心、精准、精细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海阳市司法局调动全市近50名律师的积极性,对企业的来电咨询做到登记及时、询问仔细、解答详尽,遇到不能及时解答的疑难问题,不推诿敷衍,详细说明情况,留下对方联系方式,承诺3日内告知梳理研究结果。今年以来,海阳市司法局已为群众提供560余次咨询帮助,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规避风险300余次。

  海阳市司法局还组织律师深入顾问单位开展多场法律讲座,从《民法典》《宪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多角度进行授课,通过联动共促,实现律企双赢、互促共进。截至目前,海阳市司法局已开展法律讲座67场次,进行法治体检30余次,提出法律指导建议63条,定期召开“法律帮办”座谈会12次,为法律服务单位和企业搭建互相交流平台,免费服务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

  海阳市司法局还制定印发《中小经济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满足企业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今年以来,海阳市司法局共为140余家企业和顾问单位提供精细化法律服务。

海阳市司法局创新社区矫正监管

  创新社区矫正监管 为优化营商环境增添活力

  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劳动者,海阳市司法局在做好新入矫教育、常规教育等传统集中学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成立海阳市曙光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了西红柿、网纹瓜等农作物的种植培育课程,突出实操的课程内容极大调动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技能,不仅有效提升了帮扶转化实效,还更好地为辖区企业输送了劳动力。

  在着力在从严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的同时,海阳市司法局把有效解决社区矫正对象依法接受监管和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对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在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依法给予支持和倾斜,向获准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区矫正对象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通过信息化核查、电话、实时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其实施人性化监督管理,确保了涉企社区矫正对象既“出得去”又“管得住”。

  同时,海阳市司法局注重对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教育,宣讲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规政策,正确引导他们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