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姜格庄村:抢抓农时200余亩花生开始播种 新技术助农增收

2021-05-21 15:53:1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伟杰

工人驾驶农机播种

专家与农户交流

滴灌管道已铺设完毕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伟杰 烟台报道

  连日来的降雨带来了充足的水分,趁着良好的土壤墒情(墒情是指农作物耕作土壤中含水量的状况),5月19日,海阳市留格镇姜格庄村的200余亩花生田开始全面播种。

  在姜格庄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200余亩平整的土地上,工人们正驾驶着农机往复播种。“往年花生播种时间是在5月上旬至15日之间,今年受4月下旬以来气温持续偏低,降水偏多等自然条件影响,花生的播种时间有所推迟。”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王廷利说道。

  正所谓“7分种,3分管”,为了保障花生种植环节顺利、有序进行,5月19日一大早,王廷利一行便赶到海阳,为姜格庄村的农户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支持,解决农户在种植花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送上一份丰厚的农业技术大餐。“经过和专家的沟通我发现,之前我们的施肥方式不够合理,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农户董淑强告诉记者,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重新调整了施肥方式,对于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农户和专家忙着沟通、交流,工人们也没有闲着,驾驶着农机一次性完成起陇、施肥、播种、喷药、覆土等工序。记者发现,农机驶过的土地都会留下一层薄薄的塑料膜,膜下还覆盖着一根黑色的塑料管道。“这是姜格庄村今年新引进的花生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王廷利告诉记者,该技术通过精准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施肥量,能够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具有高效节水、节肥、节能等特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成本较低,每亩仅需投资130余元,每年需更换一次。“投资低,老百姓也能接受。与传统浇水方式相比,这种技术更为简单,只需要把水阀打开,便可实现定时定量浇水,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王廷利告诉记者,该技术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正常年份能增产10%-20%,干旱年份效果更加明显,能达到30%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为全市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作出新探索,积累新经验。”王廷利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识毒防毒不放松!海阳市公安局二十里店派出所禁毒宣传进农村

    5月18日上午,辖区一村庄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海阳市公安局二十里店派出所出动警力三人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执勤安保工作。其间,为防止出现撬锁爬墙、入室盗窃等案件发生,民警前往村庄街头巷尾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部分村民的门前苗圃内仍栽种有罂粟原植物。[详细]

    05-21 15-05大众网
  • 海阳农商银行:优化三项举措 服务“三农”发展

    海阳农商银行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合“党建+业务”,开展整村授信、畅通线上申贷、创新产品种类,通过优化“三项举措”,积极服务“三农”发展,实现了存款、贷款业务双丰收,截止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60.18亿元,比年初新增9.5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43亿元,比年初新[详细]

    05-20 22-05大众网
  • 海阳农商银行:学百年党史 助乡村振兴

    海阳农商银行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党支部和党员两个积极性,以党建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狠抓小微企业、大棚产业、个体工商户,实现了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详细]

    05-20 22-05大众网
  • 海阳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和安全知识讲座活动

    5月19日,随着一声刺耳的火灾警报,1692名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消防应急逃生演练预案设定的路线,迅速有序从不同区域、不同方位向应急避险场所(操场)疏散撤离,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仅用1分12秒,全校师生全部安全疏散。这是海阳市实验小学火灾应急逃生疏散演[详细]

    05-20 17-05大众网
  • 海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组织农机驾驶员培训考试

    近期,为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拖拉机驾驶员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海阳市拖拉机驾驶员持证率,海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集中开展了拖拉机驾驶员理论知识考试和驾驶操作技能考试,主要包括理论、场地、道路、农机具挂接等四个科目。本次拖拉机驾驶考试1[详细]

    05-19 19-05大众网
  • 海阳打造“老兵小院听党史”党史学习教育新品牌

    “老英雄,我们来看看您,最近身体怎么样?”近日,海阳市心连心志愿服务队20余名志愿者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来到了行村镇西小滩村老兵孙纯秀的家中,帮助老人擦窗户、扫院子,不一会儿,原本就干净整洁的小屋愈发亮堂起来。[详细]

    05-19 19-05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