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深化“校地合作” 共谋乡村振兴

2022-12-03 14:04: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栾雨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尹钰婷 烟台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技工教育的引领作用,在校地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现场

  融合本地资源,引领发展理念,推动周边产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城院深入践行“政校企”合作育人,推进校地深入合作,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展现出城院担当,体现了城院价值。

  学院充分发挥技能教育特色优势,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推动“政行企校研”五轴联动,探索形成了"三合三同"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强化育人理念一体融合、教学资源统筹整合、政行企校研联动配合;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建优质专业群,构建科研创新平台。学院联合烟台广播电视台、山东怡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融媒体研修中心”,成为山东省最具特色的融媒体“中央厨房”。学院建成全国技师院校首个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院士工作站以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吸引了诸多高层次人才的加盟,借助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等优势专业的基础,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学院先后与京东集团、海尔集团、上海迪士尼、山东文旅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产教融合基地,促进校企共同发展。学院还积极推进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省侨联共建国际鲁菜学院,力求在海内外充分展示鲁菜文化和齐鲁文明风采。

  今年,烟台市教育局公示了2022年度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拟立项支持名单,城市学院的融媒体研修中心、生态调味料食疗干预技术创新平台、基于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名列其中,获得财政拨款660万。

  创新工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发展路径

  学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济宁鲁桥镇、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古现街道办事处、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马山街道日头泊村等地成立的5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围绕当地资源禀赋,一手挽政府、一手挽企业,在技能培训、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文化传承等方面双向赋能、精准施策。在兰陵举办“人才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兰陵贫困学子提供入学服务。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学院推行“送教下乡”“定向培养”“打造品牌”等培养模式,为农民传授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多农村青年接受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后,愿意留在乡村、振兴乡村。

  学院联合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烟台市人社局、烟台农学会举办了“烟台市乡村面艺师大赛”,承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美发”项目比赛,参加了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斩获一金一银,在济宁鲁桥镇培训扶持了30多名有新理念高素质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这些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依托专业优势,大力推动工作落地

  城市学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赋能工程”,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研究制定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强组织、强队伍、强机制,扎实推进专业下乡、技能扶乡、人才兴乡计划落地实施。

  在学院顶层设计有力带动下,学院上下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校地融合和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学院拥有35个专业,烟台校区在校生1.2万余人,其中中式烹调、西式面点、机电一体化、网络营销、形象设计、酒店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集群均已深入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他们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培育专业乡村振兴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学院与统战领域紧密配合,借助黄炎培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契机,带动民主党派人士在商业、科教、文卫等多个领域同心共行,在校地融合和乡村振兴方面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