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支书崔晓虎 | 返乡“归雁”领航 “新”西马疃村令人向往

2024-12-20 15:31:0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楠楠

  大众网记者 王瑜 李楠楠 视频 梁鹏 烟台报道

  “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崔书记的视频,他们来这里摘草莓,我和朋友一块约着过来,尝尝鲜。”

  最近,烟台市福山区门楼街道西马疃村迎来了组团式的旅游高峰。吸引游客的,不仅是个大饱满、令人垂涎的草莓,大家更想来瞧瞧的是这位远近闻名的“崔书记”。

崔晓虎

  “归雁”返乡建设新“西马疃”

  42岁的崔晓虎是土生土长的西马疃村人,与村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高中一毕业就进城打工,后来创建了设备公司。在外面发展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乡发展?

  “小时候在河沟里呛水七八次,都是村里老人把我捞上来的,我想回报他们。我的目标并不是把草莓卖出去,而是把咱村推介出去,让更多的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没事了就回自己的家来看一看。”2021年,怀揣着建设家乡的理想,崔晓虎毅然决然回到西马疃,在西马疃村委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委委员,后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西马疃村

  西马疃村地处门楼水库,因其受库区水源保护等特殊原因影响,村民们实际可耕地并不多,人均仅拥有有限的几分地,村民们也因此限制了发展的思路,守着丰富的门楼水库却过着不富裕的日子。老百姓手里没有宽裕的土地,即便再勤劳,一年下来除了种植少量的应季樱桃、西瓜外,就再无其他经济作物可以耕种。结果就是,日子也过得不那么“敞亮”。2021年的西马疃村,村委会的账户上没有一分钱,土地要么荒着,要租给外地人种菜。如何破局,让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

  大雁群飞靠头雁。作为一名党员,崔晓虎知道一个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得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村子、蹚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村里的沙质地特别适合种西瓜,于是决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集体种瓜”方式参与进来。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土地,还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稳定增收的渠道。

  万事开头难,怎么能让老百姓相信一个刚回村的“毛头小子”说的话?崔晓虎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吃了个“定心丸”。

  他向村民白纸黑字地承诺,土地入股、集体种瓜,前期240万元建设费用由他个人垫付,每年每亩地保底分红600元,不够的他自掏腰包补齐。这笔“稳赚不亏”的买卖成功让不少村民动了心,大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股了自己的土地。就这样一期43亩西瓜大棚,终于拉开了架势。2022年6月份,第一个西瓜收获季如期而至,一亩地便手握1800元分红的入股群众有一种被甜蜜“砸晕头”的幸福感。2023年,崔晓虎再次垫资,合作社又建了20个大棚……时至今日,崔晓虎四年垫资450万元帮合作社建了48个大棚。今年,西马疃村的西瓜迎来大丰收,一亩地能产4000公斤西瓜,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3万元左右,看到西马疃村的经济越来越好,6名外迁的村民先后将户口迁回村,加入到建设新“西马疃”的行列。

刘卫芳/摄

  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笑脸越来越多。崔晓虎并不满足现状,他又开始琢磨,夏天西瓜迎丰收,怎么让老百姓季季有收入?

  他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门楼一带的草莓大棚一个接一个。每到成熟季节,各地的水果商贩会到南涂山、西马疃一带收购,门楼草莓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于是决定在保持种植西瓜“特色”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突出“草莓+”的“特质”。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他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村党支部通过科学谋划,系统实施了草莓、黄瓜等其他果蔬轮种,实现了一年365天天天有收入。同时通过农文旅融合,进一步放大了宣传效应,在有力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为后续乡村微旅游埋下了伏笔。

  在草莓大棚,村民张述伟正在弯腰采摘成熟的草莓,时不时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却笑容满面,显然对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到满意。张述伟说:“我是这里的棚长,我们两口子都在这里工作。在家门口干活,一年能赚10万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稳定的收入,觉得很满足。”

  优选品种、壮大品牌、丰富业态……在党建引领下,西马疃村集体经济迅速崛起。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0%左右收入,可带动参与扶持项目的100余人就业,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5万元左右,有效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旅游收入,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开会现场

  “头雁”领航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欢迎大家来我们西马疃村采摘草莓,为了让大家的体验感更好,大家可以预约,我在西马疃等你!”“我们利用各类社交平台进行草莓的推介,紧盯后台的留言,及时回复大家的问题。”说话的人是“95后”村书记助理、定向选调生马瑛雪,通过烟台市菁英计划在门楼挂职锻炼的孙琦。

  作为乡村新人,他们在崔晓虎的带领下,快速进入了工作角色。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晓虎书记的工作思路很清晰,协助我们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将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分解到我们身上,确保有事可做、有责可担。比如入户走访、调研集体经济、帮扶困难家庭……”孙琦告诉记者。

  比如草莓种植与直播带货培训的融合,便是在“头雁”带领下,“雏雁”创新实践的一个生动案例。年轻人深入田间地头,学习草莓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还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探索直播带货的新模式。开通视频号、抖音号,借助互联网推介村庄。目前,西马疃村党支部书记崔晓虎的视频号“80后返乡支书”播放总量已近500万。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和线上直播等方式,提升村民草莓种植技术,增强村民“硬本领”。已经有16名村民掌握了直播带货的技巧和策略,实现独立直播。

于永本/摄

  “头雁”带“雏雁”,“雁阵齐飞”,有力激活了西马疃村的“一池春水”,凝聚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新”西马疃村用好一方山水,深挖发展潜力。推出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等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看山——门楼镇境内山清水秀,东北、南部山丘地带为砂石土和黄黏土壤,是果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看水——门楼水库沿线,环山抱水,为农作物生长带来优质水源。

  看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为果品赋予清甜溢香的口感。

  在党支部带领下,如今的西马疃村有多争气?用事实说话。

  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西马疃村一举完成了进村干道两侧垃圾堆清理和因修建水库取土导致的坑洼回填整治,以往杂乱无章的进村区域,摇身一变成了87亩阡陌纵横的标准耕田。此外,西马疃村利用零星地、边角地和现有绿地改造实施建设,合理设置休闲坐凳、健身器材、休闲活动区、网红打卡区,基础设施已全面升级,实现一街一景、一片一境,不断塑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小而洁的乡村街角新场景,昔日灰头土脸的“小村庄”变为今天整洁宜居的“美丽村”。举办西瓜丰收嘉年华活动,邀请游客参与西瓜采摘、品尝、制作等环节,一场活动顺利带动西瓜销量突破2万斤,从摆地摊“走出去”到办活动“引进来”,西马疃的西瓜事业迈出了农文旅融合的扎实一步。

崔晓虎

  “想想当初的穷和现在的好,原因都在支部。”村里的老党员目睹了村庄变化的全过程,一句话就点到了根子上。下一步,烟台市福山区西马疃村将继续坚持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道路,活跃在产业发展前沿,带动群众一起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笑脸越来越多,让“新”西马疃村在这片热土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