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原创_总部

烟台启动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 将抽检3240人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4-05-14 19:31:00   作者:

  

                                                                  反应能力测试

   

莱山一中师生接受检测

    大众网烟台5月14日讯 (通讯员 张国栋 记者 孙毅) 烟台居民体质如何?如何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了解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5月14日,烟台市正式启动了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据了解,活动将于7月底前结束,最终结果待汇总统计上报后,将于2015年对社会公布。

  受检者将获得专属“运动处方”

  5月14日下午14时许,莱山一中监测点的监测活动启动。该监测点共抽取该校50名老师进行体质监测,年龄段在30岁至60岁之间。

  测试现场摆满了各种仪器,除了身高体重等检测,还包括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等看起来比较奇怪的测试。

  记者跟随今年30岁的王老师观摩了全套检测程序。测定形态指标即身高和体重后,王老师站在肺活量测试仪前,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然后尽力呼气。台阶测试中,受试者要按每秒上下一个台阶的速度,持续运动三分钟,运动量相当于上下180个台阶。运动结束后,工作人员用传感器夹住受试者的中指,测试心率。

  之后,王老师又接受了握力测试、坐位体前屈及测试平衡能力的闭眼单脚站立等。全套用时约15分钟。

  尽管没有高强度项目,但一整套检测项目做下来,王老师也有些气喘吁吁。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还是很注重锻炼的,基本上每天都会进行跑步、打球等活动。但自己的身体机能到底是什么程度,自己并不清楚,也不知道怎样锻炼才更适合自己。

  现场监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体质测定并不是体检。体质测定是通过对身体形态、机能指标、素质指标的测试,使受试者了解自身体质现状的一种方法。

  完成检测项目后,每位参加体质测定者都将得到一份体制评价报告,测评放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出“运动处方”。

  3240人将接受监测

  烟台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是全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始于2000年,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监测。烟台市作为国家指定国民体质监测抽样点,参加了前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均圆满完成监测任务。

  烟台市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公民,分为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学生)(7~19岁),成年人(20~59周岁),老年人(60~69周岁)四个年龄段。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4个区的39个监测点的72类人群3240人将接受进行监测。

  检测对象为部分机关、厂矿企业、乡镇、街道、社区、幼儿园的农村幼儿、城市幼儿、农村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农村老人、城市老人。

  为确保烟台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烟台市召开了相关部门协调会,成立了由市直有关部门和承担测试任务的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和牟平区四个区的体育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一支20人的监测队,进行了监测培训。

  整个监测活动于14日全面展开,7月底前结束。最终结果待汇总统计上报后,将于2015年对社会公布。

  国民体质逐渐提升

  记者查阅我省2011年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发现,我省居民体质呈持续增长状态。

  具体到不同人群,我省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身高体重等指标平均数比2005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体重增长幅度最大。幼儿身体素质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成年人力量耐力持续增长,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则有所下降。老年人柔韧性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力量素质则有所降低。

  烟台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烟台市将根据此次检测结果,调整全民健身相关计划,促进全市居民体质提升。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