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女郎】安娜:把根留在中国的法国女孩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4-05-12 07:38:00
姓名:安娜
职业:烟台大学法语交流中心教师
星座:她不相信也不肯透露
爱好:读书 登山 旅行 画画 与朋友聊天
喜欢的食物:意大利菜;东北菜
喜欢的人:没有
讲述:安娜 记录:王遥驰
20年前,一部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这部投资150万美元的电视剧不仅是当时的一部大制作,更是一部杰作。它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不只是因为那些赴美淘金的中国人在事业和情感上曲折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第一次展现了中国人在国外的生存状态,折射出的那些东西方文化差异。时过境迁,在国外闯荡的国人已经多如牛毛,而“老外”们也开始纷纷落户中国。是什么让他们留在了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又是怎样的?今天故事的主角便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9年的法国女孩——安娜。
她笑的时候嘴巴有些大,深邃的眼眶,淡金色的头发,典型西欧女孩的面孔。
据朋友描述,安娜的中文讲得很溜。“她语法没什么错误,交流起来肯定没什么问题,就当是个说话带点口音的外地人就好。”但我对这种说法将信将疑。我念的大学里外教很多,大学所在的城市西安生活着的外国人更是多如牛毛。他们浸淫中文多年,可以说是已经“成精”了。无论是对于中文本身,还是中国文化,他们都有着很深的领悟和见解。而烟台的老外则多是玩儿票的性质,“他们的水平比起那些能用陕西话说一声‘贼’的西安老外来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采访开始后不久,我便把这个念头彻底抛弃。
安娜说:“比起法国,我更喜欢待在中国,因为我最好的朋友都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一个“根”字不仅让我惊讶于眼前这个法国女孩的中文水平,更让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6年,还在法国一所大学念大四的安娜得到了一个到国外交流的机会,只不过她要去的国家与她所学的德语和英语毫不相干,因为那个地方叫做中国。安娜坦言,那时的她对于中国几乎是一无所知的。虽然她是个爱读书的人,但网络和书本上能给她的信息并不多,在她的印象中,那是一个遥远而又贫穷的地方。不过,她还是决定要亲自走上那片土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下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安娜被交流到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的初遇让她有些震撼,因为与书中的描述颇为不同:纯净蔚蓝的天空,繁华而干净的街道,车辆川流不息,除了密集的人群和耸立的高楼外,这里与法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后来,她知道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对于安娜留在中国的原因,我一直都颇为好奇,所以没聊几句我便直接抛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她低着头想了很久,告诉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惊喜,每一天都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在青岛,安娜开始了对中文的学习,也彻底迷恋上了汉字——这个古老国度里最吸引她的东西。无论是法语、英语还是德语,安娜接触的语言始终都是字母组成,一笔一划的汉字对她来说无疑充满了新意。在她的眼中,汉字如同绘画一样有着结构和笔触的讲究,又似舞蹈一般优美舒展,每个汉字符号都有着各自的含义更是充溢着浪漫和神秘。喜欢游行的她也去过中国不少地方,繁华如上海,秀丽如九寨,历史如西安,在安娜看来,与欧洲风格同质化严重的教堂不同,中国的每一处景色都是极有个性、独一无二的。美丽的汉字、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让安娜陶醉其中,离开熟悉的祖国,温暖的家人,要好的朋友,安娜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反而在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年的交流结束后,安娜没有回到法国的家中,而是选择在中国继续生活,这一待便是9年。3年前,安娜从青岛来到了烟台,相比起青岛,她更喜欢烟台的生活,更加慢节奏,也更加安逸。她也喜欢烟台的海,尤其是烟台大学附近的海,她说那是一种说不出原因的喜欢。有时她会沿着滨海路,从烟台大学一直走到渔人码头,闻着略带腥味的海风,看着翻滚的海浪一次次拍打着堤岸,她更加明白了那句“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9年的生活不仅让安娜的中文流利非常,更让她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她喜欢中国,因为这里的商场在晚上和周末都会营业,她可以随时去逛街。不过比起商场,她更喜欢在外贸店淘货的感觉,“我不喜欢振华商厦,那里的衣服很贵,有些衣服比起法国都要贵很多。”安娜有很多中国朋友,由于在中国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法国,安娜与这些中国朋友的关系也要远胜原来的法国朋友,这让她喜欢中国人,也了解中国人。安娜觉得中国人都很忙,一心向钱看,不懂如何享受生活。“我的朋友跟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时间。他们好像每时每刻都在为金钱奔波,赚了钱就去买一些很奢侈的东西让别人羡慕。他们把主要的时间放在了工作、手机和网络上,就算是在外出旅游时也是父母刷着自己的朋友圈,孩子玩着自己的游戏,没有什么交流互动。”安娜说起中国人的爱炫耀时喜欢用LV的包举例,中国人对于法国奢侈品的追逐和膜拜让她颇为不解。对安娜的看法我十分赞同,因为我也在欧洲生活过一段时间,欧洲的生活节奏是很慢的,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可以用懒和无所事事来形容。他们会在咖啡馆晒着太阳看看书,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只是一整个下午坐在那里;他们不太依赖手机和网络,在大多数时候他们更注重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也不常下馆子,并不是因为下不起,而是自己做饭在他们眼中本身就是享受生活的一种。
与安娜聊天的地方,是我常去的一家咖啡馆,我俩的谈话吸引了我的朋友小韦,她是一个对法国充满了向往的地道烟台姑娘。“巴黎是不是一个特别浪漫的地方?”这是小韦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安娜听后大笑不止却也不知如何作答,她不明白这种根深蒂固的念头是何时种入中国人脑海的。“那你在烟台是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看安娜没有作答,小韦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安娜依然没有回答她,而是冲我努努嘴,说:“她才是典型的中国人,你不是,你是欧洲人。”听了这句话,我有些愣了。黑眼睛黑头发小眼睛的我是地地道道东方人的面孔,安娜为什么会说我是欧洲人呢?安娜喜欢中国人,但有时中国人也会让她颇为无语。她不能接受中国人乱扔垃圾的习惯,也不能接受他们在餐厅中大声说话,而让她尴尬次数最多的便是中国人的窥私欲。“他们往往只是第一次认识你就会问年龄、工作、收入和婚姻状况这些很私人的问题,这在欧洲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安娜没有直言自己,而是旁敲侧击地告诉小韦,她转过头对我说,“你的问题虽然直接可我都能回答,因为你的想法和价值观都是欧洲的,而我学会了拐弯抹角。你是欧洲人,我才是中国人。”说完,她便撂下愣在一旁的我和小韦,再度大笑起来。
“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我6点有课,要赶紧回去备课了。”安娜现在是烟台大学法语交流中心的一位法语教师,在回去的路上我问起她日后的打算,安娜说她想一直留在这里,虽然对于是否会找一个中国老公这个问题她有些闪烁其词,但中国人的尊师重道让她十分享受做教师的乐趣,可以看出她对在这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