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鑫
12月6日,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东山宾馆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烟台市委关于制定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分析了烟台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烟台确定将在二〇三五年率先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二〇五〇年率先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远景目标,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到二〇二五年,全市经济总量力争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美元。进一步巩固在全省“三核”城市中的地位,基本建成质效双优的制造业强市、富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大市、充满活力的宜业宜居宜游城市、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烟台将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按照“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创新平台”的思路,加快建设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新药创制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市级重点科创平台,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打造世界一流的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全国汽车产业研发中心和“百万辆整车基地”、全国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之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推动航天向商业应用发展,打造全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和星箭制造中心。
“十四五”时期,烟台将把服务业作为提档升级的重要任务,像抓制造业一样抓服务业,以新技术应用为引领,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高标准建设山东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打造基金积聚洼地和金融服务高地。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培育工业设计、智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和5G+8K、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服务领域的应用。
烟台市将围绕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布局新兴产业。紧盯产业发展方向,聚焦超高清视频显示、数字创意、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精准发力,科学布局一批专业化园区,以集约化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快速集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示范推广一批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十四五”时期,烟台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健全“三重”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攻坚战。初步估算“十四五”时期,烟台市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多亿元,烟台市将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期,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万华乙烯、东方航天港、一汽新能源汽车、现代海洋牧场等重大产业项目,集中攻坚潍烟高铁、莱荣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县域通用机场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突破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空港新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鑫
12月6日,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东山宾馆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烟台市委关于制定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分析了烟台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详细]
12月9日下午,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与市政府办公室机关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一起,来到莱山区南山世纪华府社区开展“双报到”,并向支部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详细]
12月8日上午,烟台市工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圆满闭幕。[详细]
12月8日上午,烟台市总工会十九届一次委员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吴承丙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领导班子,刘洪波当选市总工会第十九届委员会主席,黄亚林当选常务副主席。[详细]
12月8日下午,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作主题演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郭兰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市委书记张术平,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日[详细]
12月8日上午,烟台市工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举行,烟台市工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