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小诺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发言
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许箕展发言
张漫发言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车明珠 通讯员 高保生 烟台报道
8月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委会、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创新联盟(筹)主办的“2021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烟召开,全国农业专业专家、院士“连线”烟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农业”的探讨。
院士连线烟台,高校将“智慧农业”播种在烟台大地。据悉,此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和智慧农业学科专业建设为主题,就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学科研究方向、实践实验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内容展开研讨,为人工智能和智慧农业专业的专家教师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为培养新一代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提供思路。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做了主题报告——我国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发展的思考,带领所有参会人员回顾了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历程。在总结智慧农业将带来的有利影响时,他说,智慧农业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互联网+农业将带给‘三农’新未来。互联网+将赋予传统农业、落后农业、弱势农民奔向现代化征途的新契机。互联网+农民将造就一批‘新农人创客’,互联网+农村将推动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改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为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开拓新道路。”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分享了对新农科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并以此做了报告发言。
那么,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专业相结合?其实,高校已经走上了探索和“播种”之路。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漫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从本科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到研究生专业中的“智慧农业专项”,以及在学科建设方面,建设智慧农业的新型交叉学科等等,一系列做法都围绕着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来培养人才。并且,作为双一流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也将更多农业前沿理念带到了烟台,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放在了烟台研究院,这对服务烟台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其有利的一面。“我们了解到,烟台拥有十多家农业方面的上市公司,因此,我们将相关人才培养任务重点放在烟台,通过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让学生进入烟台的企业实习实践,通过校地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程。”
记者从会上获悉,“智慧农业”全国研讨会落地烟台,对烟台农业发展有着诸多积极影响。烟台正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
“烟台的农副产品名声在外,从富士苹果、大樱桃到水产品、葡萄酒等等种类丰富,然而传统农业也需要新的理念,来增加它的产品附加值。我们这次研讨会就是围绕着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进行研讨的,针对山东省和烟台市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一些事情。”张漫说。
那么,着眼烟台,在“人工智能+农业”方面又有着哪些与时俱进的做法?会上,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许箕展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核心区之一,烟台市积极构建全域新旧动能转换格局,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主动谋划,加紧布局,密集发力,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围绕人工智能产业,2020年,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实施意见》,将烟台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以及具备烟台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并在开发区、莱山区、高新区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集群。围绕果业、蔬菜、水产、葡萄酒等特色产业,烟台市正将智慧农业技术赋能传统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
智慧农业在烟台生根发芽,离不开“校地融合”的助力。许箕展说,烟台市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驻烟高校发展、强化合作共建,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来烟办学力度,面向重点产业发展,集全市之力加快招引大学、大校、大院、大所。2020年烟台市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共建烟台研究院合作协议,推动做大、做强烟台研究院,第一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于今年6月份顺利毕业。“学科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办学基础,烟台市将围绕新型产业新兴学科,将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支持相关学科与专业建设,重点支持平台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也希望通过此次积极充分研讨,形成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共识。”
张漫也表示:“我们正在商讨,通过校地融合,将烟台研究院发展成智慧农业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办成一个应用型大学,围绕着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地打通本硕博培养通道,形成良好经验,沿着这条路一直发展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小诺
8月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委会、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创新联盟(筹)主办的“2021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烟召开,全国农业专业专家、院士“连线”烟台,通过线[详细]
根据市、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鲁东大学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6日一早,校党委书记徐东升、校长王庆教授深入核酸检测现场,实地查看采样点区域划分、检测工作流程、服务保障、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并看望慰问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详细]
8月2日及5日,烟台大学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安排,面向校内暑期留校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临时用工人员以及在校内家属区租住的租户,开展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截至发稿,两轮已累计完成16000余人次的核酸检测采样。[详细]
记者从鲁东大学获悉,8月3日晚,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市、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鲁东大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截至4日9时完成了2850余名留校师生员工及家属、校内服务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详细]
8月4日上午10点,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接到芝罘区教体局请求支援防疫工作的电话。校党委快速反应,立即决定派出志愿者进行支援。[详细]
7月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报、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的“金色年华·红色记忆”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幅“百年烟台风云人物肖像漫画展”正式启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