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首页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首页 | 新闻 | 烟台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便民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人才 | 维权 | 图片 |论坛

 

人才首页

人才新闻

求职信息

招聘信息

成功访谈

求职指南

认证培训

技能鉴定

资格考试

 

 

您的位置:人才新闻

大学生起薪低于农民工 斯文扫地还是物多必贱

  2006-04-22 19:55:50

    4月5日综合消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涉及面较广的调查显示,时下农民工对月工资的预期已超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预期100多元。尽管,从发展的角度看,两者还不能作简单类比,但“预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市场依据的。大学生起薪低于农民工这个前所未有的“市场认可”,毕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信号一:学历不等于人才

    有人说,高教大众化以后,大学生多了,物稀为贵,物多必贱,薪酬降低,势所必然。也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于就业教育不到位,就业服务跟不上,信息渠道不通畅。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尽管“大众化”以后大学生的量得到迅速扩张,但适用人才的紧缺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就业难”和“求才难”的状况并存。许多行业、许多岗位渴求人才,甚至高薪求才而求之不得。至于“硕士诚可贵,技工价更高”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更为普遍。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问:我们能及时提供这些人才吗?什么是人才?被需要的就是人才,适用的就是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是人才。教育恰恰在培养实际意义上的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这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身价下跌的真正原因。

    信号二:教育不等于能力

    首先要反思的是能力教育普遍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弱。现在的用人单位特别注重人的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希望对聘用的大学生支付很高的适应期成本。对于仅仅卷面上得高分、只会黑板上开机器、图纸上造产品的学生兴趣不大。尽管人才需求旺盛,但经过理智选择,矛盾来了: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养成的倾向几乎成为顽症。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一份笔试成绩几乎决定一切。而且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标准件来加工,忽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满足于制造平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外语教学,我们的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说是太多太多,而得到的评价是“擅长考试但不实用”。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表示出深深的忧虑。清华大学一位资深教授甚至为此而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众多著名企业家和人才学家的实践、研究表明:人的成才、成功因素中,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仅占25%,而自身的情商等综合能力占75%。即使是认知,不仅要有“学会”的能力,更要具备“会学”的能力。

    信号三:市场的要求“很实际”

    教育作为知识产业,不能不面向市场。即使是研究性大学,相当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也要从事某项应用性职业。甚至,我国顶尖大学北大的校长许智宏也持这样的观点,而大量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更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尽可能实现“无缝对接”。现在的问题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遍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脱离实际,市场疲软的“产品”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又不能及时提供。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行当不断涌现,国家有关部门已公布了第六批新型职业,而高等教育跟进的步子很小。教育行政部门市场意识淡薄,制定并规定执行的专业目录计划色彩浓厚,多年一副老面孔。这样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是“实际、实用、实效”,具有鲜明的功利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牌子再硬,头衔再多,光环再亮,也不感兴趣。市场是无情的,无情在于它严格选择,拒绝“泡沫人才”;市场是有情的,有情在于谁主动适应它,它就青睐谁。因此,高等教育要紧紧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统一,树立新的发展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始终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加敏锐地感知市场,改进管理,对高职类教育的专业,不妨减少审批,让学校自主地、迅速地反应社会需求。

    信号四:素质培养落实在教育系统的每个环节

    当然,如果把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适应看成是实现成功就业的一切,那是片面的。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认为,21世纪教育工作的重点,已经由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转移到“人”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终极产物。这不仅是现代大学教育本义的回归,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进而成才成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的理性突出表现在对人的素质的关注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把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等品质放在首位,那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以为是,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的,即使牌子很硬也不受欢迎。因此,高校一定要牢牢抓住“育人”这个办学的根本,紧紧把握“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把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上。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知识、有能力、专业适应市场,人格健全高尚,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社会如何不欢迎?身价如何缩水贬值?这些问题,与就业靠得最近的大学教育应当反思研究,小学、中学教育也不可置身局外。 施亚康  

光明日报         

编辑:李辰雨         

上一篇:招聘二百员工中无一女性 女性就业急需社会关爱

下一篇:求职故事:这几位大学生为何又被“淘汰”了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搜索

·应届毕业生求职技巧缺乏

·毕业生求职勿重金置行头

·毕业生双学位拓宽求职路

·就业前调整好心态很重要

·第一次求职面试时

·求职时,大胆去交流

·应聘应从落座和说话开始

·面试求职着装小技巧

·求职面试怎样包装形象

·怎样选择第一份工作?

·你该入哪一行?

·你是“职场恐龙”吗?

·你够有创意吗?

·你有当主管的天赋吗?

·测测你的沟通能力

·测测你的人际关系

·你选对工作了吗?

·让成功阳光驱散阴暗

·代表人生的五枚金币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简单的道理

·火把的启示

·龟兔赛跑新编

·爱的寓言——真正的强者

·得失之间——国王与仆人

·成功的一条秘诀

·简历要简 面试要试

·大学生简历链入个人博客

·求职简历脱掉"豪华"外衣

·令人眼睛一亮的履历表

·在校生如何写份合格简历

·成就动人简历的十二原则

·简历模板三

·简历模板二

·简历模板一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烟台站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