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首  页 | 新  闻 | 山  东国  内国  际体  育财  经烟  台| 蓬  莱

         便 民 | 女  性娱  乐 | 健  康图  片汽  车 | 房  产论  坛 | FLASH

      您的位置: 大众时评

农资涨价无赢家

孙秀岭

2005-03-21 11:21:05

   春耕时节,农活催人,但国内个别地方出现“备耕冷清、耕地撂荒”情景。“没肥料,怎么种”、“化肥太贵,买不起”,农民的这些抱怨,让人心中不是滋味。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惠农政策,其力度之大,农民受惠之多,为多年来少有,农民人均收入增幅也为近八年之最。然而,当广大农民被中央惠农政策所鼓舞,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准备在春耕季节大干一番之际,突然发现农资价格一天一个样,涨速之快、涨幅之高,令人望“肥”兴叹。

   农资涨幅究竟有多大?笔者查阅了近一年来全国各地农资价格信息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近期的农资价格确实在飞涨。在湖南,氮铵、钾肥、尿素、磷肥、复合肥等涨幅达10%至40%;在广西,碳铵、过磷酸钙、尿素、氯化钾等涨幅分别为38%、14%、22%和50%;在河北,各种农资价格涨幅几乎都在20%以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飞涨的农资价格,让农民苦不堪言。

   国家的惠农政策,就这样被飙升的价格“吃掉”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阿汝汗算了这样一笔账,国家对旱田的各种补贴平均每公顷为352.7元,农资涨价与补贴相抵后,农民每公顷还要多拿出140多元,而这个账还是依据一个月前农资价格测算的。“卖粮多得的钱,国家补助的钱,少交的税,加在一起还不抵涨价多”,农民也有一笔账。

   资涨伤“农”。有的农民买不起农资,只好让耕地撂荒;有的反复算投入产出账,越算越不合算,无奈之下再次扛起行李外出打工。

   资涨也伤“商”。农资价格上涨,与燃煤、天然气、油料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以及运费上涨有关,水涨了,船怎能不高?即便如此涨价,仍有不少农资企业属于微利或亏损经营。此外,价格高,农民买不起,农资销量必然减少,零售环节也难以从中获得涨价利益。

   农资涨价没有赢家。稳定农资价格,事关国家“三农”政策,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国家发改委3月18日作出部署,要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好化肥等农资价格检查,形成春耕期间对农资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应该说,采取强硬手段遏制农资涨价,维护农民利益,这一措施很及时。但是,如何保护农资企业利益?如何帮其化解不可抗拒的成本上涨因素?无利可图,也会使一些商家退出农资领域,一旦出现农资供不应求怎么办?

   如何限价、如何补贴、如何惠农、如何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等等,诸多难题不是一纸通知、一个举报电话、一次拉网检查等“战役”能够解决的。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远比计划经济时期复杂得多,对决策者的要求也高得多。这需要科学统筹,尤其在扶持农业政策上,不仅需要扶持终端,也要在农资等中间环节有配套政策,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使农资企业在合理效益范围内,保持农资价格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农资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价外加价、价外收费、一货两款”等变相涨价的价格违法行为。只有如此,国家的惠农“礼包”才不至于轻易被涨价因素“吃光”。

                                                                              大众日报

                                                                          编辑: yt002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上一条: 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一条: 反腐教育展不应收门票反腐教育展不应收门票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 闻 搜 索

关键词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