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辰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周密 通讯员 张丙翠 李玉光 烟台报道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1月30日,由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栖霞市委宣传部、栖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栖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栖霞胶东大鼓非遗展演日活动在烟台璜山书院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近百名观众观看了展演。
展演现场,胶东大鼓烟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福成、王进宝分别演唱了胶东大鼓经典曲目《吕洞宾戏牡丹》《佳人嫌夫》,烟台市文化馆演员演唱了胶东大鼓创新曲目《喜鹊桥》,栖霞市有关负责同志向璜山书院捐赠了非遗图书,有关专家学者分享了传承弘扬胶东大鼓的思路和见解。
胶东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胶东半岛的一种说唱鼓曲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盲人演唱为主,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又被称为“八板谱”“盲人调”,在胶东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盲艺人们自发组织“盲人抗日救国会”,以演唱大鼓的形式进行抗日宣传,胶东大鼓又被誉为“革命大鼓”。
栖霞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建有完整的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11项、烟台市级非遗项目29项、栖霞市级非遗项目99项。近年来,栖霞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对胶东大鼓进行抢救式发掘、保护、整理、传承,建档盲艺人21人,收集整理《偷年糕》等传统曲目28个,组织胶东大鼓艺人先后参加《万象中国》《央视文艺》《烟台有戏》等国家、省、市级电视专题片拍摄,有力推广了胶东大鼓这一民间曲艺形式,让中华曲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绽放新光彩。
初审编辑:张辰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