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姚辉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名号可谓是十分响亮。讲述了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为魏、蜀、吴,互相征伐最终归于西晋的漫长故事。
其中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让人久久沉浸着,无法从中走出。兄弟知己间的同生共死、谋士军师的出口即计谋的智慧更让我钦佩不已。
都说诸葛亮智谋绝顶,关羽忠肝义胆,赵子龙以英勇著称,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既然智慧,在重大事件上就不该失误,但却也逃不过“用人不当”的罪名,如果不用马谡,街亭不失守那北伐的结局就尚未可知了。关羽无论是忠、义,还是侠肝义胆都令人无比钦佩,温酒斩华雄、过关斩将等令人动容的故事都源自关羽,面对汉廷的高官厚禄他都一一推辞,即使最后被俘也没有背叛自己的兄长,直到今天关羽还有“武圣”的美名呢。
但在这芸芸人物中,我最赞扬的还是刘备。
不为别的,就为他的仁义和惜才。在第十三回中,刘备率军实行战略转移,但新野县的百姓舍不得刘备,便出现了刘备携民渡江的壮观场景。但后来若不是张飞在长板桥一声长吼和赵子龙的七进七出,刘备便要与民共牺牲了。可见在刘备心里,人民大于自己的生命。
惜才就更闻名遐迩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而赵子龙为救阿斗七进七出更让刘备为此怒摔阿斗,关羽惨死后他力排众议讨伐东吴,也让人百感交集。
在《三国演义》中,最显著的就是“人多”,但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只草草出场了几次,但仍能给人留下不浅的印象,大家都将目光放在诸如刘备、诸葛亮这些大人物身上时,但小人物同样值得分析,陶谦的礼让、公孙瓒的不惧权贵、徐庶的孝心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并宣扬吗?
《三国演义》虽与史实有些许差距,但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啧啧称奇的动魄画面。看了一遍又一遍,仍觉得不够。现在回想起来,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物立刻浮现于脑海。名著,就是名著,让人百看不厌,又能感悟到人生哲理。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滨海校区七年级二班 于懿麟
指导教师 刘思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