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立立 通讯员 张肖坚 烟台报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和体育局秉承“服务全市教育、服务全市学生和学生家长、服务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理念,以“不看位次,看进步、看变化,多干事”的基本思路,践行“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攻坚克难求突破,凝心聚力抓教学,真抓实干提质量,切实推动栖霞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力学段协同发展,实现了教育质量新提升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推进幼小衔接,规范办园行为,满足了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上优质园的美好愿望。截至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83%,远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不断优化课后服务,确保了有需求学生100%全覆盖。建立起“名校+弱校”“名校+乡村校”的集团化办学思路,通过“区域教研联盟”“学科教研共同体”集中开展名师送课研课、学校教学视导等“七项工程”。目前,已成立5个教育集团和7个教育联盟,实现了31所义务教育段学校联合教研100%全覆盖。高中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深化适合学校的选课走班模式,改变教学思路,尊重现有生源,加大对每一名学生的精准帮扶和指导。同时,规划以新一中建设为契机,整合高中教师和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烟台名校帮扶、实施全封闭管理等机制,提高管理效能,提升高中办学质量。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办学内涵和质量,职校学生就业率达100%。积极探索推进职普融通教育,由烟台风电学校和栖霞四中合作开办职教高考班,职教招生数量较以往提升50%,为孩子成功发展开辟新道路。特殊教育精准发展,持续开展送教上门,统筹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以及相关部门资源,将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学籍管理,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目前,栖霞市义务教育段特殊儿童安置率为100%。校外培训规范发展,暑期以来开展了两个月的起底式、网格化专项治理行动,32处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资金监管平台,实现了学科培训压减率、无证培训关停率、机构资金监管率三个100%。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完善训练设施配备,改善训练条件,增强体育科研,加强学校内涵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上,栖霞市体育健儿共斩获金牌13枚、银牌8枚、铜牌5枚,进一步树立栖霞竞技体育品牌。
聚力改善办学条件,铺展了育人环境新画卷
规划投资4.5亿元高标准建设新一中,已完成一期学生宿舍楼(4栋)和教师周转宿舍楼(2栋)的基础施工,目前餐厅楼、图书艺术楼、教学实验楼正在施工,年前完成9栋楼、4万平方米主体建设。加快推进投资2577万元的机关幼儿园建设,计划10月底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投资1440万元的机关幼儿园东山园、投资2622万元的文化路幼儿园实验园建设,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投资800万元的亭口小学、蛇窝泊中学、唐家泊中学3处塑胶操场10月份全部交付使用。争取资金600余万元,更新师生用计算机、云桌面和班班通。为抑制学生近视发生率,呵护学生视力健康,全力推进教室照明改造,已完成所有初中学校215间教室和12所小学302间教室改造,改造率达到61%,超前完成烟台60%的考核任务。
聚力教师队伍建设,展现了砥砺奋进新气象
始终坚持人才强教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程,不断加大培养力度,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体系统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套17个子方案、意见和办法。持续推进实施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国培、省培、市培、送课下乡、跟岗培训等形式,全年培训教师1.3万人次,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立教师说课比赛、教师能力测评、教学大比武、教学研讨会等平台,倒逼教师业务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治理活动,打造风清气正教育氛围。常态化开展教师全员家访,住宿生每两周、走读生每月在放假前开展一次家访,学生返校后教师再与家长沟通一次,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在家表现和意见建议,家校联合,共同育人。新聘省公费师范生52名,成立了15个省、市、县名师工作室,实施送教下乡、送教上门,开展名新结对、青蓝工程、影子培训等,带动全市教师整体水平提升,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优秀教师496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骨干教师队伍,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聚力校园安全底线,彰显了以生为本新境界
抓牢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三查一测一扫”和核酸检测频次要求,校园相对封闭管理。联合纪委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重点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提醒、督促和通报力度,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细落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突出联防联控作用,联合市场监管局、卫健局等部门对各学校进行拉网式督查,通过“三个清单”制度,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闭环管理体系,今年以来通过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先后整改隐患214项。提升食堂安全管理水平,74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部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公办学校全部实现大宗物品统一招标采购和学校食堂自营管理,切实提升食堂饭菜质量。全面完成51处学校饮用水持续消毒设施改造。稳步推进校车服务,投入校车和公交车44辆,为11所学校2200余名小学生提供服务。目前,正在采购校车26辆,预计年底前陆续为其它7所学校提供校车服务,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