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大钦岛乡中心小学宋丹:师者匠心,止于至善

2022-09-13 15:57: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立立

  编者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人生阅历、道德品行、行为习惯影响每一位学生。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勇气、梦想。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烟台市教育局联合大众网烟台,推出教师节特别策划报道,采访长期奋斗在教学、管理一线的优秀教师,记录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感悟,致敬他们的教育情怀。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立立 烟台报道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只有有爱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正是有了这么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们才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宋丹,从教25年,一直奋斗在一线教学工作,先后在北隍城乡中心小学、南隍城小学、北长山乡中心小学、大钦岛乡中心小学任教。

  宋丹主持会议

  宋丹和他的学生

  守望家乡,海岛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

  宋丹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北岛学校工作了20年。从曾经山东省最北端的学校到山东省离大陆最远的一所学校直线距离只有9.5公里,航程1.5小时,但对他来说中间的时间跨度却有整整24年。

  “北隍城岛是我的家乡,我的教师生涯就是从这座山东省最北端的小岛开始,一干就是16年。”宋丹说。“在那里我遇到了‘2012年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守望海岛教育44年,直到退休仍然发挥余热的葛丽华老师,和她共事的这些年使我深深感受到她对海岛教育的无私奉献,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像她一样扎根海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宋丹表示。正是有了榜样的引领,他义无反顾的回到这个最需要教育情怀的地方,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宋丹在海岛一干就是整整20年。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与家人不能团聚以及家人的不理解。面对种种困难,宋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海岛教学之路。

  在宋丹心里,始终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海岛情节。宋丹表示,直到现在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孩子跨海求学的艰辛,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海岛的孩子尽可能的免受思乡之苦,让家长和孩子有更长时间的陪伴,也许这就是宋丹选择当一名海岛老师的初心。

  为孩子发放礼物

  不畏困难,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2010年,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宋丹由一名体育教师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直到现在还有学生经常在他面前调侃“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为了尽快完成由体育教师到数学老师的转变,宋丹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研活动,潜心教研,虚心向老教师请教。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宋丹执教的数学课《折线统计图》被评为县级公开课,数学课《圆柱体的认识》被评为县级优质课。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工作中宋丹并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021年来到大钦岛乡中心小学后,宋丹由一名普通老师变成学校负责人,角色的转换让他再一次面临新的挑战。学校日常管理千头万绪,半点不能马虎。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协调。即便如此,宋丹并没有放松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他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开展艺术节和运动会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当地特色劳动“晒海带”,让孩子深切体会父辈靠海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宋丹对学生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学习上。生活上,他每天上学、放学期间都要亲自到学校门口迎接和护送孩子,学校里、班级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他表示,只有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二十多年辛勤的付出,宋丹也收获了喜悦与感动。他获得了市教育局“安全教育和管理先进个人”、“烟台市禁毒教育先进个人”“烟台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师者匠心,止于至善。站好三尺讲台,守住三千桃李,宋丹表示将继续以责任和担当展示当代教书人的芳华。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