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要注意食品安全

2023-06-29 16:12:3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妍明

  大众网记者 妍明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汛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洪涝灾害常伴发食物受淹变质、大量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引发饮用水源及食品污染。为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烟台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预防灾后食源性疾病,保障食品安全,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暴雨环境下,水源极易受到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保证用水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一定不要喝生水,要喝煮沸后的水或者瓶(桶)装水;不饮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这类水洗漱、清洗蔬菜水果、做饭等;盛水容器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后再使用。

  灾害过后,尤其要注意不可食用经过洪水浸泡后霉变腐烂的粮食和果蔬、死亡的禽畜和其他食品;对于来源不明的食物坚决不吃、不碰。

  保持清洁

  准备食品的场所和设备要保持清洁,对水淹后的厨房和厨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最好使用蒸煮法消毒;制备和存放食品的场所要防鼠、防蝇虫;餐前便后要洗手,准备食物期间也要保持手卫生。

  烧熟煮透

  烹饪时保证食物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肉、蛋和水产品;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若食用要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后再食用;预包装食品注意食用的保质期,不食用过期食品。

  生熟分开

  刀、砧板、容器、餐饮具要做到生熟分离;食材在冰箱内储存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分层放置,而且冰箱内也不能久放;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安全存放

  高温季节,煮熟的饭菜在室温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高温、高湿天气易导致食物腐烂变质,建议少量多次制备食品,现做现食。

  谨防毒蘑菇中毒

  雨水过后,大量野生蘑菇破土而出,毒蘑菇也夹杂其中,为避免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广大市民朋友一定不要采摘、食用、买卖野生蘑菇。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