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宠物的注意!此病处于高发期,严重可致死亡!

2023-06-26 09:46:5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妍明

  大众网记者 妍明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

  “大夫,你快看看!我爸是不是得了狂犬病?”烟台业达医院急诊科,刘先生焦急地向医生求助。

  原来,刘先生的父亲前段时间被自家养的猫咬伤了,当时没觉得有啥问题,就用自来水简单将伤口冲了冲,没有做特殊处理。但是没过几天,那只猫突然死亡了,紧接着第二天,刘先生的父亲就出现了发热、呕吐、乏力、头晕的情况。“不仅发高烧、没劲,还一吃东西就吐,再加上猫死了,我们都担心是不是猫有狂犬病把我爸传染了。”刘先生担忧的说。

  听完刘先生的描述,医生高度重视,立马为患者进行了检查。

  通过初步检查,医生发现患者并不存在怕水、怕风、多汗、流口水等狂犬病常见症状,且被咬伤部位也没有异常感觉。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基本排除狂犬病可能。

  不是狂犬病,那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呢?医生继续查看患者的检查结果,发现血常规显示他的白细胞、血小板都明显异常,且伴随肾功能不全的症状。这表明患者确实存在感染,但感染的病原体尚不明确,并且患者年龄较大,病情有可能会进展成多脏器功能衰竭。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被血液科收住入院。入院后,医生继续为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测,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同时对患者发病前的活动进行进一步询问。“每天就是上山给菜地浇水、拔草,回来就是做饭、喂猫,没啥特殊的。”刘先生回忆着父亲每日的活动轨迹,想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医生却立马听出了其中的重点——上山除草。随后,检查结果也证实了医生的猜测,患者是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之后,患者被转入传染病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伴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部分病情危重者,可出现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在5%至30%之间。常发生于4-10月,目前正是此病的高发期。

  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是蜱虫传播,急性发病期患者的血液也具有传染性,因此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产生活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好发于春、夏季,潜伏期为7-14天,死亡率达10%。

  患者很有可能是在上山锄草时被草丛中的蜱虫叮咬,也可能是蜱虫附着在家猫的身上,在患者“撸猫”时默默“叮”上了他。因此,前往草丛、树林等地时应穿长衣长裤,并扎好裤腿。衣服的颜色应尽量选择浅色以便发现有无蜱虫附着,材质应尽量选择表面光滑不易粘附的,并注意不要穿凉鞋。家中有猫、狗等宠物也要注意避免让其前往草丛等地活动,并定期进行体外驱虫,每日外出后检查其毛发中有无蜱虫附着。

  若发现有蜱虫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不要强行拽出,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发现蜱虫,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