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防蚊蝇

2023-06-25 17:03: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妍明

  大众网记者 妍明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雨季来临,夏季短时间内局部大量降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灾后积水严重的区域,特别容易滋生大量蚊虫、苍蝇。蚊虫不但骚扰刺吸人血,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还是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疟疾等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蝇类能携带各类细菌、原虫和病毒,喜欢到处乱飞,经常在垃圾、粪便上爬行,再飞到人类的食物上,通过这种方式机械性传播各类消化道疾病。

  为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应做好重点区域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这里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专家就洪涝灾害后蚊蝇防制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进行环境治理--清除蚊蝇孳生地

  要及时清除可能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类小型和中型水体。可以清除或反扣盆、坛、瓶、罐等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以防积水;不用的器皿放置前将内壁洗刷干净,清除可能粘附在其上的蚊卵。露天存放的废旧轮胎等用雨布遮盖,以防雨水积集滋生蚊虫;积水坑洼可以用泥土填平。

  要定期清除暴露的人畜粪便,公共厕所或简易厕所的粪便需及时清除。

  清除卫生死角和散在垃圾,尤其是塑料薄膜、饭盒、纸杯等各种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要日产日清,转运到专门的垃圾处理场所。

  其次是对成虫的化学控制

  在临时居住帐篷或住所内与周围5m~10m范围外环境,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蚤等病媒生物的侵害。

  集中供餐点、厨房及其周围环境,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滞留喷洒,每2周一次,若蚊蝇密度仍较高,可采用含氯菊酯和S-生物烯丙菊酯的杀虫水乳剂超低容量空间喷雾快速杀灭蚊蝇,每1~2天一次。

  幼虫的控制措施

  对垃圾点、简易厕所粪坑等蝇类孳生地,可使用0.5%吡丙醚颗粒剂进行孳生地处理,厕所内墙壁及其周围可用0.025%溴氰菊酯或0.05%顺式氯氰菊酯滞留喷洒。

  对蚊幼虫的孳生场所,要及时清除生活区周围的小型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对有大量蚊虫孳生的容器、水坑或池塘,可以喷洒可控制蚊幼虫的化学杀虫剂。

  加强个人防护

  在居所内装置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蝇设施,可使用蚊香防蚊,也可以使用蚊帐、药物浸泡蚊帐或长效药物蚊帐防蚊。

  在蚊虫密度高的地方,现场工作人员和群众要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穿长褂长裤或使用驱避剂防蚊驱蚊。

  洪涝灾后蚊蝇滋生影响居民生活和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防蚊蝇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不让蚊蝇繁殖、不让蚊蝇进屋、不让蚊叮咬”的“三不”防制目的。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