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妍明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端午节到来,各式各样的粽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朋友,食用粽子有讲究,享受美食也要关注健康。
粽子虽好适量吃
粽子好吃,但不宜多食。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其热量也高。比如1个100g的糯米粽子,热量约为1000kJ,而1碗100g的米饭能量在700kJ左右,因此食用粽子时应尽量选择小分量。
美食还要适时吃
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如果做不到,以中午吃为宜。早晨是人体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食用粽子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若晚上吃的话,最好吃完后进行一些散步、快步走等活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粽子要作主食吃
粽子一定要作为主食去吃,食用粽子后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等,否则会摄入过多热量,或因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
蔬菜搭配健康吃
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延缓能量的吸收,避免消化不良。
特殊人群选择吃
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自身存在胃肠排空动力障碍,食用黏性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
高血糖人群:糯米本身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GI为87(>70为高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55为低GI食物),而粽子中还会添加的一些其他食材,如蜜枣、豆沙等,更容易促使血糖升高;
高血脂、冠心病人群:一些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食用过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
食材安全放心吃
选购预包装粽子时,要看好营养标签,选择能量较低的产品,同时还要查看生产日期,不选过期或者颜色、气味异常的产品;若自己包粽子,尽量遵循现包现吃的原则;粽子需要蒸熟煮透,未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好、很难消化,还可引起肠道疾病的发生。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