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怡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其导致的死亡曾在人类历史上演绎了一幕幕悲剧。患肺结核的病人常因严重贫血而出现面色苍白、形容枯槁、咳声不断等症状,被称为“痨病”或“白色瘟疫”。
从1944年链霉素获准进入临床使用,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相继开发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新的抗结核药品,使得肺结核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也因此,美国曾率先提出要在2010年彻底消灭结核病。然而,世界上仍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条件差,且国际的人员交往频繁,加之不少患者会在病情稍有好转时就停止服药,种种原因都让肺结核有了卷土重来之势。
WHO公布的全球死因别数据表明:结核病是单一传染源的头号死亡原因,也是全球第13大死因。2021年,全球HIV阴性人群的结核病死亡数为140万,死亡率为17/10万,我国HIV阴性人群的结核病死亡数约3万,位居世界第三,死亡率为2.1/10万。
我国肺结核疫情高发且人口密集,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众多且分布较广,密切接触者中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的比例也较高,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密切接触者中有50%的人可能会在感染后的2年内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因此,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提高感染者免疫力,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