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2022年烟台市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同比增加62%

2023-03-15 12:16: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妍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怡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耳朵是人体五官当中的听觉器官,如果听力方面出现障碍将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2023年的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旨在引导社会公众学习听力健康知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努力成为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从卫生学的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者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噪声可引起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损害,但主要表现为听力受损。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养成保护听力的习惯,比如适当控制耳机和音响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在高音量开放音响设备时使用手机接电话或看视频。建议在日常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时音量大小以能听清楚旁边人说话为宜,可参考“6-6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输出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而且听的时候耳塞不要塞得太紧。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接触噪声的劳动者注意其职业危害。职业性噪声聋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是法定职业病。近年来职业性噪声聋一直位居我市新发职业病第二位,并且发病数量呈增长势头,2022年新报告病例数同比增加62%。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接触噪声的劳动者,除注意“6-6原则”外,还应该在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岗前、岗中、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从事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查体结果异常需复查的要及时进行复查,结果为疑似噪声聋的要尽早申请职业病诊断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噪声接触,比如缩短噪声环境中的作业时间,正确使用隔音室等防护设施,噪声作业时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防噪声耳塞、防噪声耳罩)。

  3.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并注意补充营养。休息场所要尽量避开噪声环境,使听觉疲劳得以恢复,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