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工作中的林林
林林在为患者做手术
林林带领团队查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国宁 烟台报道
从医20年,烟台白石肛肠医院院长林林从一名临床小医生,华丽蜕变成为医院的“掌门人”。在她的带领下,烟台白石肛肠医院以“白石菊姐姐”而在年轻人中火出圈,以微创技术和疼痛管理而获得业内专家的认可。“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创立的初心就是让老百姓有个便宜拿药的地方,我们会紧紧抓着这个初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打造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团队。”林林说。
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林林求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临床医学,对妇产科十分感兴趣的她,没想到从事了“有点尴尬”的肛肠科。“我还记得第一次为患者抠便的情景,那时我刚入职不到一个礼拜,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浑身发抖、大汗淋漓,一开始以为是心脏病,但心电图显示一切正常。这时候我们观察到她一直在使劲儿,当时我的带教老师邢院长判断她可能是便秘了。”林林回忆说,经过触诊发现患者大便已经堵得不像样了,但是老人的括约肌力不足,难以自行排出,就只能靠医生抠出来。“邢院长教了手法以后,我就申请试试,当时根本没觉得脏、累,一心就只想帮她解决眼前的痛苦,我的手又细又长,在操作时患者也没有太大的痛感,很快就完成操作了。”
作为一名女医生,林林在肛肠科的诊疗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手指细长、审美要求高。“指诊是肛肠科一个很重要的检查,有经验的肛肠科医生一摸就知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我的手指细长,小时候老师还挑我去弹钢琴,没想到钢琴没弹成,反倒是现在派上了用场。”林林打趣道,“尽管肛门不见人,但我们也会在手术中尽量保持美观,包括对位的吻合、引流的通畅等等,把我们对其他事物的审美用到手术中,不仅美观,还极大地减轻了患者愈合时的疼痛感。”
“很多人都会问我,肛肠科又脏又累,收益也不会很高,我后不后悔。我想说作为医生,不管在哪个科室,只要是老百姓需要、能治病救人,就都值得。”林林告诉记者,从业20年来,她不断地在手术中磨练技术,在查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在帮助患者解决“难言之隐”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单位、烟台市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专科医院,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已成为区域范围内技术更专业、治疗更系统、人才更多、美誉度更高的特色医院,林林认为,这看似好运气,其实背后都是“白石人”不为人知的努力。“比如说‘白石菊姐姐’这个账号,我们坚持更新科普视频,如今已收获200多万粉丝,在去年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有300多个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患者慕名而来,且治愈率达到100%。”林林说,“一生成一事,一事亦足矣。”患者的认可对她、对医院都是莫大的鼓励,也激励着团队不断地往前去做更优秀的自己,输出更完美的手术,救治更多的病人。
俗话说,十人九痔,在从业过程中,林林发现肛肠科疾病发病率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对肛门的使用不规范、对便秘管理不重视等有很大的关系。“究其原因还是对疾病的健康教育不够,老百姓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不足。如果多一些健康教育,多一些指导和帮助,其实能帮助好多人解决一些痛苦。”林林告诉记者,在她接任院长一职以后,义诊、公益项目、公益活动等就成为了烟台白石肛肠医院的一个“标签”。
为助力“健康烟台”建设,烟台白石肛肠医院自2016年起,连续6年承担国家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筛查”,开展义诊惠民活动近千次,足迹遍布全市各区县,覆盖人群近3万人,多位早癌患者因及时发现而摆脱病痛。医院持续开展“健康扶贫”“筑情社工”“情暖困难母亲”“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免费为周边社区2万多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专业服务,成为社区百姓最贴心的“家庭专职医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白石医护的身影在防疫一线从未间断,参与全员核酸检测、隔离点防护、高速路口值守等任务1000多人次,累计超1万小时。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林林和她的团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的手术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安全,患者的反馈也越来越好,这逐渐形成了白石的核心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精益求精,力争解决所有患者的问题,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也是我们职业的良知和底线。”林林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将和团队一起,精勤不倦,潜修默研,破解临床疑难杂症,为给患者带去更多希望。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