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 烟台报道
3月3日是我国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 实现主动健康”。为指导市民朋友科学用耳,早发现,早干预听力疾病,3月3日上午8:30,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在东院区门诊楼一楼大厅举行义诊活动,为广大市民讲解耳科疾病及佩戴助听器等方面知识,开展科普宣教,并免费进行电耳镜检查。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给过往市民发放宣传页,对于患有耳部疾病的患者,给予及时就医指导,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和认可。慕名而来的市民们就围在义诊台前,纷纷咨询关于耳朵的问题。“我老伴一个月前耳朵突然听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呀?”市民王先生坐在咨询台前,替老伴向专家问诊。“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个义诊活动,今早就赶紧和老伴一起来了,专家非常耐心,看了我们的检查资料并详细解答了我们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会按照专家给的建议继续治疗。”王先生说。
“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我们要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重视噪音对听力的损害,生活里引起不适的声音都算是噪音,段时间处在噪音环境里可能会引起短暂的听力下降,也叫听觉疲劳,但如果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里就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不仅会影响听力,还会导致耳鸣、头晕、心慌等症状。”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吕超介绍,广大市民要充分重视噪音,在佩戴耳机时遵守“两个60的原则”,即每天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每次不超过20分钟;耳机的音量控制在60%以下。
吕超介绍,另外还要注意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若刚出生和42天时的听力筛查都没有通过,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干预,不要错过幼儿的学语期。“胎儿在6个月时就能听到声音了,所以孕妇在孕后期也要避免高噪音环境,重视孕期健康,避免病毒感染影响胎儿听力的发育。”吕超说。
此外,吕超提醒广大市民,听力损失有最佳治疗期,现在特发性突聋发病率较高,建议广大市民在听力刚有变化的时候就及时就诊,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听力损失后,神经损伤很难再恢复。“若听力损失不可逆后,一定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延缓听力继续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吕超说。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