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编者按:为推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全面强化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烟台市卫健委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共同推出“生命之光”——烟台市省级重点学科、专科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学科特色、专业优势和学术影响力,诠释“仁心仁术”的生动内涵。
2021年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烟台山医院分中心成立
烟台山医院孙涛主任团队完成了全省首例T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烟台山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其技术水平、手术量、应用范围位居全国第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慧慧 李怡莹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 烟台报道
烟台山医院骨科始建于1958年,是烟台市骨科医学中心,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烟台市骨与关节疾病研究中心、烟台市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创伤中心。
经过65年的发展,烟台山医院骨科在保证自身优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正致力于推动和完善骨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骨科诊疗服务所带来的便利。
加强团队建设,推动骨科新发展
“作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我们骨科的实力很强劲,经过60余年的发展,我们从4个病区发展到16个病区,共设有9个专业、16个亚专业,包括创伤科、关节科、脊柱科、手外科、运动医学科、小儿骨科等,开放700多张床位,共有160余名骨科医生,年手术达到1.5万余例。”烟台山医院大骨科主任兼创伤二科主任孙涛告诉记者,如今的烟台山医院骨科,能为烟台市民提供强有力的诊疗保障,这一步步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代代骨科人的不懈努力。
“专科想要发展好,人才是最重要的。”孙涛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医生人才梯队的建设,烟台山医院骨科有自己的“规培”。“我们骨科各个方向分的非常细,这样有利于我们的专业精细化,但这对医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创伤科医生治不了关节科的病,为了让新医生对骨科的治疗、诊断等方面有全系统的概念,我们要求每个新医生进来以后在整个骨科轮转,让他对大骨科有整体的了解。”孙涛说,这种“老带新”的方式,能让新医生有对于骨科的“规范化培训”,从而能更好地为港城人民服务。
“此外,我们还会定期进行学术讲座、外派医生去国内或国外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孙涛说,大骨科每个月都会有骨科沙龙,每个专业都会进行专题讲座,16个科室依次进行分享,让医生们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之外,也能了解其他专业的诊疗思路和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系统化的培训。
引进先进技术,开启骨科新时代
率先开展断掌、断指再植术,率先开展进口髋(膝)关节置换返修术,率先开展肩关节置换术,率先开展膝关节活动平台置换术……在骨科的诊疗技术方面,烟台山医院一直走在烟台、山东乃至全国前列。
“我们在山东省率先引进骨科导航设备和骨科机器人,我们使用骨科机器人做手术的技术水平、手术量、应用范围位居全国第二,综合水平获业内外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包揽了5项‘机器人界的奥斯卡大奖’。”孙涛说,骨科机器人是一台辅助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精准定位,误差仅在0.8mm,从而减少手术创伤、出血量等,真正实现精准医疗。“骨盆髋臼骨折是创伤骨盆骨创伤骨折当中是最复杂的一个手术,因为骨盆形状不规则,周围的软组织脏器也非常多,这要求医生有非常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做好这个创伤骨科的‘天花板’手术,盲打固定钢钉风险很高。但利用骨科机器人就非常简单了,规划好通道以后,不会有偏差,既安全又精准。”孙涛说。
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烟台山医院分中心正式揭牌,这标志着烟台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私人订制”的个性化医疗。“3D打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前沿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更直观、更精准地规划手术方案。”孙涛告诉记者,比如说患者肘关节长了肿瘤,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治疗,需要把肘关节正常组织带瘤段去除后,做一个假体关节,但这个假体关节的使用寿命、功能都差强人意,若没有合适的假体就只能截肢,大大影响患者的愈后功能。“但通过3D打印,我们可以清楚病灶后,打印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结构植入体内,不仅看起来和之前一样,肘关节的功能使用也基本与之前一模一样。”孙涛告诉记者,3D打印技术让量身定制成为了可能,也让过去无法治疗的骨科严重疾病有了新的治疗方式。
奋斗常在,探索不止,多年来,烟台山医院骨科始终没停下创新发展的步伐,多项手术和技术填补烟台市和山东省多项空白,目前骨科的学科技术层次和规模已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提升科研能力,增强骨科新动能
“在骨科的临床诊疗方面,我们的医生和技术都十分过硬,虽然我们的科研水平在本地区乃至山东省同行业中位居前茅,但不能止步不前,只有临床和科研两手抓,才能使骨科在做大的同时,真正做强。”孙涛告诉记者,在科研方面,医院与滨州医学院合作,获得滨医科研专项资金支持,共享学校基础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加速推进骨科中心等学科建设。
“我们还建设了骨关节修复重点实验室,有效地整合医院的实验资源,力争在热点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和建树,解决目前骨科诊疗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而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数字骨科技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孙涛说,实验室的建立必将为烟台市科技进步、人才培养、临床技术提升、保障大众健康,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贡献,并且随着技术的提升,最终实现以高新技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的最终目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孙涛告诉记者,为了带动胶东骨科诊疗水平整体提升,烟台山医院先后主导建设了烟台市骨科医学中心、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烟台市骨与关节疾病研究中心、烟台市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烟台市骨科专科联盟、山东省创伤中心等。“我们在抓好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推动各级医疗机构骨科的整体诊疗水平,我们的专家会定期去医联体医院进行帮扶,包括门诊、查房、手术、讲座等,也长期派驻医生前往巫山、长岛等地对口支援。”孙涛说。
在孙涛看来,让区域内骨科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以“集团军行动”拉动区域性创伤救治能力,让港城人民有机会尽享优质骨科诊疗服务,是烟台山医院骨科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