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慧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王朝霞 刘正毅 烟台报道
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旨在唤起全社会对保护听力的重视。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养成保护听力的习惯,比如适当控制耳机和音响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在高音量开放音响设备时使用手机接电话或看视频,必须使用时采取适当调低音量等做法有助于保护听力。
专家介绍,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中使人感到厌烦或者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广大市民朋友宅家机会增加,各类电子产品纷纷派上用场,上网课、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等使电子产品用时明显延长,有人还特别喜欢高分贝的音响效果,这个时候都应预防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在日常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时采用“6-6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输出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平常听音乐时音量大小以能听清楚旁边人说话为宜,无论音箱、头戴式还是耳塞式耳机在相同的音量下对听力的影响差别不大,真正损伤听力的是音量与接触时间。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接触噪声的劳动者注意其职业危害。近年来职业性噪声聋新病例数一直位居烟台市职业病第二位,并且呈增长势头,2021年新报告病例数同比增加13%,噪声的职业危害更应引起重视。建议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做好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从事噪声作业,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监测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因为听力损伤往往是从高频段开始,损伤早期不易被察觉。离岗时及接触爆炸冲击波等应急状况下也应做检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噪声接触,噪声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专业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并注意补充营养,休息场所要尽量避开噪声环境,使听觉疲劳得以恢复,同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职业健康查体结果异常需复查的要及时进行复查,结果为疑似噪声聋的要尽早申请职业病诊断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