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近视防控,警惕“不手术不戴镜治愈近视”误导宣传——近视不可逆,科学防控是关键

2025-03-25 10:13:3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慧慧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实习生 展雁 王淑爽 通讯员 刘颖 烟台报道

  在发现孩子近视后,很多家长都非常焦虑,努力地寻求解决办法。近期,针对市场上涌现的“签约脱镜”“不手术不戴镜即可逆转近视”等夸大宣传,很多家长在到院后都咨询到底可不可以尝试?在此,烟台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近视矫正技术,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干预。

  正视近视本质:眼轴延长不可逆

  近视的本质是眼轴过长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于视网膜。眼轴一旦延长,无法通过非手术手段缩短,所谓“逆转近视”实为偷换概念。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康烨主任指出,即使是成年后做近视矫正手术(如飞秒激光、ICL晶体植入等)仅能改变角膜形态或调整屈光介质,无法阻止眼轴病理变化,术后仍需定期检查眼底,防范并发症风险。

  戳破伪科学陷阱:警惕“治愈近视”虚假宣传

  部分机构宣称通过“物理训练”“针灸按摩”等可“治愈近视”,甚至承诺“签约脱镜”。针对家长朋友们的疑问,烟台爱尔眼科医院青少年近视眼门诊主任康烨向大家介绍:首先,真性近视无法逆转。目前尚无医学手段可恢复眼轴长度,任何声称“逆转真性近视”的方法均缺乏科学依据。其次,假性近视是可干预的。因用眼疲劳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药物、训练等方式缓解,但需严格遵医嘱。同时,一定要警惕非正规治疗风险。不当按摩、仪器治疗可能损伤角膜或加剧视疲劳,甚至诱发眼部感染。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科学防控近视

  “在确定孩子是真性近视后,家长们无需过度地焦虑,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地进行近视防控才是关键。”康烨主任说道。

  首先,孩子在近视后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光学矫正方式。无论是选择框架眼镜还是角膜塑形镜,都需严格遵循验配规范,为孩子们选择适合孩子的眼镜。

  同时,在配镜后一定要进行行为干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眼睛。例如,坚持“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大约6米距离)外物体20秒。其次,户外活动也不能少,每天保持2小时阳光下的户外活动,自然光照会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快增长。

  另一方面,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带孩子定期检查眼睛: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每3个月检查眼轴、角膜曲率等指标,动态监测近视进展。

  多方协作共筑防线:家庭、学校、医院联动

  近视防控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多方协作共筑防线。

  家庭责任:家长需监督孩子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营造良好光照环境。

  学校参与:推广课间远眺操,优化教室照明,定期组织视力筛查。

  医疗支持:眼科医院通过公益讲座、AI监测平台等普及防控知识,提供个性化矫治方案。

  专家呼吁:科学认知,拒绝盲从

  近视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以科学为基石。烟台爱尔眼科医院青少年近视眼门诊主任康烨强调,任何宣称“快速治愈”的疗法均属误导,公众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因盲目尝试非正规治疗而延误防控时机。

  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需摒弃侥幸心理,回归科学本质。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将持续开展公益筛查、科普宣教,与社会各界携手,为近视防控筑起坚实屏障。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