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健康直通车——布鲁氏菌病(一):了解布鲁氏菌病,从源头预防开始

2025-03-06 12:2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慧慧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实习生 展雁 王淑爽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制品传播。为了您的健康,请务必了解以下关键信息:

  传染源

  感染布鲁氏菌的羊、牛等家畜都可能使人患布病。被感染的家畜可能出现症状,也可能不出现症状(隐性感染),但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如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向外排出布鲁氏菌,尤其是妊娠母畜,它们容易流产,流产羔和胎盘中含有大量的布鲁氏菌,被称为“装满细菌的口袋”。养殖人员在给病羊接羔时不做好个人防护,接触到“口袋”里的布鲁氏菌,细菌就可能通过皮肤黏膜进入机体而使人感染。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如胎盘、血液、体液等。

  食用污染食品:饮用未消毒的奶制品或食用未煮熟的肉类。

  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尘埃或气溶胶。

  主要症状

  发热、多汗。

  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常见于腰背部和大关节。

  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高危人群

  养殖户、兽医、屠宰场工人等与动物密切接触者。

  经常食用生奶或未煮熟肉类的人群。

  预防措施

  避免直接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工作时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饮用经过巴氏消毒的奶制品,肉类彻底煮熟后食用。

  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消毒,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或扑杀。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上述症状且曾接触过可疑动物或食用过可疑肉类、生奶制品,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