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刘宇航 烟台报道
进入寒冷季节,气温骤降,不少居民常采取紧闭门窗、生火取暖等措施抵御寒冷天气,这些行为恰恰为一氧化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也使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频发。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高度重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了解相关知识,懂得如何避免,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什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汽油、柴油、煤炭、木炭、柴火等含碳物质在氧气(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完全可产生一氧化碳。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区别于生产场所发生的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场所有哪些?
1.家庭:超过80%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为家庭。主要原因有:①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或用于火锅、烧烤等烹饪;②家庭中烟道、烟囱等通风装置存在安装不当、堵塞或使用不当的情况;③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④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漏等。
2.其他场所:①餐馆,特别是炭火火锅店、烧烤店,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②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气发电机。③汽车等交通工具尾气排放或长期处于密闭的空调车内等。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处理?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依据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中度中毒: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黏膜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度中毒:发现时间过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若抢救不及时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伴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如遇自己或他人一氧化碳中毒:
1.立即打开门窗或将中毒人员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抢救。若自己意识到煤气中毒,应就地匍匐,及时离开现场。
2.切断气源。如使用管道燃气,请立即关闭燃气表前总阀;如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请立即关闭钢瓶的角阀。
3.不要开关电器,熄灭火源。当怀疑有一氧化碳泄漏时,比如有疑似中毒人员、室内闻到臭鸡蛋气味等,不要开关任何电器,更不能使用明火。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应怎样预防?
1.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燃煤、燃气或燃油设备时,应确保室内有充足的空气流通。使用燃煤火炉、燃气热水器或燃气灶时,应开启窗户或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管道、阀门、热水器等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无泄漏。使用肥皂水涂抹在管道接口处检查是否漏气,一旦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3.使用安全合格的燃气设备:购买燃气设备时,应选择正规品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当浓度超过设定值时,会发出警报。在家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手段。
5.增强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症状及急救方法,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应对。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并给予吸氧等急救措施。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