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农商银行刘国同:扎根海岛16年 坚守金融服务第一线

2023-02-10 11:08: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慧 烟台报道

  刘国同,现任长岛农商银行钦岛支行信贷主管。自2007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他深入一线,扎根海岛,坚持为岛上居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十六年来,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中,他在属于他的海岛上找到了归属,他用他的执着与坚守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初识,为心中的梦想

  刘国同是土生土长的海岛人,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本可以选择留在城市,然而心中对于海岛的感情,让他又选择回到了海岛,来到长岛农商银行。“我在海岛长大,我知道渔民的艰辛和不易,所以我想留在岛上,为他们做好金融服务。”

工作中的刘国同(右一)

  加入长岛农商银行以来,他先后在黑山支行、南长山支行、北长山支行、营业部、钦岛支行等多家营业网点从事信贷工作。海上交通十分不便,最远的岛屿距长岛需乘船6个多小时,如遇秋冬季节的风浪,最长时间有10多天不通船,在海岛长期生活工作,需面对晕船、寂寞和吃菜难等多重考验,艰苦的工作条件并没有让刘国同退缩,反而愈加坚定。他风里来雨里去,乘船穿梭于网点和客户之间,倾听客户需求,帮助客户解决信贷难题。

  创新,立足岗位施展才华

  在北长山支行服务期间,由于北长山支行只有一名客户经理,刘国同日常工作非常繁杂,不仅要整理好贷款档案资料,保证贷款质量,还承担着长岛县北长山乡4个村500多户养殖户、渔家乐业户的走访营销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日常双休日就是他整理客户贷款资料的时间,日常工作中一有闲暇之时就往客户那儿跑,不管是海边、渔船还是养殖户家中,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金融需求,解决他们的资金困难。

工作中的刘国同(左二)

  期间,恰逢北城村大力推进“养殖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模式,投资2.1亿元建设扇贝加工厂,形成世界最大的生态环保化扇贝加工生产线。企业扩建的同时预示着资金需求量的增加,推广适合当地养殖户生产的支农、惠农信贷产品是当务之急,但因养殖户的有效资产不能办理抵押、贷款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无法进行放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国同及时汇报给支行、总行,通过与总行相关领导的探讨研究,在省联社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耕海贷”这一支农、惠农信贷品种,解决了当地养殖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为长岛县北长山乡北城村养殖户累计发放“耕海贷”贷款156户,金额3500余万元。

  扎根,舍小家为大家

  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国同一直在长岛不同的海岛网点工作。辗转多个海岛,意味着无法照顾家庭,无法与家人团聚。 “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镇一线,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到北城隍岛的父母家。”提起孩子,刘国同满是愧疚,而妻子和父母则给予了他最大的理解与支持,对他来说,舍小家为大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际行动的真实体现。多年来,刘国同远离家人和妻儿,走遍了长岛所有的岛屿和乡镇渔村,表现出长岛农商人的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优良品质。

工作中的刘国同(左二)

  “海岛为家,那岛上的渔民客户就是我的家人。”于是在工作的同时,刘国同真心实意地为渔民客户们办实事。在渔养收获季节,他帮助渔养户联系外雇工人,解决用工困难,尽全力协调争取社会资源改善雇工食宿条件;在渔养户卖出的海产品未能收回货款且又有急需资金给雇工结算工资时,他及时给予渔养户资金支持,用真心真情赢得了渔民的信任和尊重。截至目前,刘国同为岛上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金额达5742万元,服务近百名养殖户。

  今年,是刘国同加入长岛农商银行的第十六个年头了,十六年来,刘国同兢兢业业、细致耐心的金融服务,也让他收获了客户及总行领导的认可和荣誉。2021年,刘国同获得了“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他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作为海岛上的农信人,我们肩负着服务三农的使命,我将牢记我的责任,为海岛居民提供普惠、优质的金融服务。”

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冯炜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