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皓月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慧 通讯员 温玉梅 烟台报道
莱阳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在省联社、烟台审计中心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重要惠民工程,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优化服务供给,加大助农、惠农力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在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方面成效显著。截至8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73.6亿元,较年初增长15.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6.68亿元,较年初增长1.2亿元。
助力“万亩梨园” 秋梨丰收香满园
“召之甘棠,秦之树檖。”“莱阳梨”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已然成为驰名中外的地理文化标志,也形成了养活一方水土的特色产业链。一直以来,莱阳农商银行在省联社党委转型发展思路指引下,坚定支农支小,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在莱阳梨主产地照旺庄支行打造梨文化主题银行,并创建“梨韵飘香”品牌党支部,以金融活水为产业兴旺助力添“金”。
以当地镇政府“万亩梨园”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对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特色产业,深入对接提供存贷款、电子银行、聚合支付等精准金融服务,大力推广“惠农贷”等普惠政策型信贷产品,既为梨农解资金之忧,又消成本之愁,目前,已投放梨农专项贷款5000万元。
结合山东省委“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大力参与乡村振兴,为所有合作社开立对公户,提供存贷一体、结算理财等便捷金融服务,通过“送服务下乡”、客户经理驻村等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提供上门服务,做梨农的“金融顾问”,将普惠金融的甘霖洒遍梨乡大地。
当下正是莱阳梨丰收旺季,梨园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400年树龄的梨树王,带着孩子亲手采摘新鲜欲滴的莱阳梨,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洒向土壤,让原本就绿意盎然的梨园大地裹上耀眼的金装,处处洋溢着硕果丰收的喜悦,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支持生猪产业 助力养殖户创业增收
“咱们农商行真是我的亲人,帮了我的大忙啊!”在拿到贷款的那一瞬间,刘某激动地说道。
位于莱阳市大夼镇的养猪户刘某夫妇将手里的积蓄为子女买了房子,疫情的爆发造成养殖育肥猪无法运输,资金回笼困难,养殖场饲料短缺,这让刘某夫妇一时乱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办。莱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为刘某夫妇办理创业贷,仅用几天时间便获得20万元的贷款资金,解决了他们的资金困难。
得天独厚的温带季风气候、便利的交通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莱阳市农林牧渔业得到高效发展。在辖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生猪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规模化产业。
近年来,莱阳农商银行也抓住养殖业特色,多举措支持产业发展,助力养殖户创业增收。该行在省联社助养贷的基础上,与肉食企业及合同猪养殖户签订三方协议,实现银企互动、信息共享;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对接,制定莱阳生猪养殖优势产业集群操作方案,对预授信客户实行白名单管理,单户最高授信额度300万元,其单户授信额度参考“生猪养殖贷”额度测算公式,配套业务产品主要以“鲁担惠农贷”为主,追加家庭成员担保、养殖场协议抵押等反担保方式,既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又解决了养殖户担保难题,截至目前,莱阳农商银行已发放生猪养殖贷款82笔、金额6822万元。
近年来,莱阳农商银行本着“高效快捷、互惠便民”的原则,通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办贷人员效率意识,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全面提升客户体验,提高贷款质效。一是限时办贷服务。结合“便捷获贷”行动,优化办贷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流程优化办贷模式,大幅缩减办贷时限,笔均耗时在原来压缩到3天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至2天。二是推行“无纸化”办贷。结合行业客户清单,客户经理携带PAD上门采集资料,通过线上系统扫描留存影像信息,精简7类纸质资料,实现客户“只跑一趟”。三是批量无感授信。充分运用智慧营销系统精准画像、数据统计等功能,分类对接“四张清单”客户,结合“一行一品”集群授信及整村授信,对特色产业采取信息整合、对点采集、批量授信、集中扶持的策略,做到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助推授信覆盖面大幅提升。四是充分减费让利。综合运用专项再贷款、三方担保、贴息扶持等政策,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聚焦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配套整村授信工作,推广普惠小微贷款。推广延期还本付息、1000万元以下抵押贷款免评估、无还本续贷政策,为客户节省成本1400万元。五是“智能化”服务。大力推广自动化办贷技术,借助“大数据”交叉验证,小额信用贷款线上自助办理,逐步扩展自助办贷功能。对接外部平台,拓宽申贷渠道,突破地域、时间限制,实时响应需求,真正做到“随用随贷”。
初审编辑:张皓月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