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个人信息泄露 莱州一市民被骗1.5万元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 2014-05-06 13:59:00
原标题:轻信个人信息泄露,市民被骗1.5万元
本报5月5日讯(记者 侯艳艳) 近日,莱州一市民接到一个以公安机关名义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个人信息泄露,被人冒用取钱,要求她在ATM机上按提示用英文版面进行操作。就这样,该市民银行卡内的1.5万元钱被转走。
4月20日上午,36岁的莱州市民刘女士接到0596-95533号码电话,对方自称是漳州市建设银行的客服人员。“您的个人信息泄露,有人冒用取钱,请立即报案。”随后,工作人员将电话转到了号码为0596-2622100的电话上。自称是漳州市公安局人员,称她的个人信息泄露,需要冻结账户或者采取清查保护措施,并让她告知卡内的余额。
刘女士如实告知卡号及卡中尚有1.5万元余额,“公安人员”称银监局的工作人员正赶来指导刘某某到ATM机上升级银行卡以保护卡中金额不被冒用。
刘女士赶到ATM机旁后,“银监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指导她用ATM机的英文操作版面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银监局工作人员”称,银行卡磁条上有肉眼看不见得数字,让其按指导输入了一串数字,一阵操作后,最终卡内1.5万元人民币转走了。
卡里的1.5万元被转走,刘某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立即报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以公安机关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受害人个人信息泄露,有人冒用取钱,要求受害人在ATM机上按对方提示用英文操作版面进行操作,随后钱被转走,这种犯罪手法并不新鲜,却具有极大的迷惑性,群众在接到电话后往往因为过于紧张,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民警介绍,受害人在接到此类诈骗电话后,不要盲目行动,要保持头脑清醒,在积极向公安机关报警的同时,可以向当地银行询问有关情况,揭穿诈骗伎俩。
特别提醒
看清这些“把戏”,捂紧钱袋子
目前,常见的电信诈骗的手段主要有,冒充政法人员行骗、虚假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谎称办贷款行骗、假冒汇款诈骗、退税费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
烟台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提醒广大市民增加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轻信对方来电显示为“0019”(境外)等开头号码的电话;不轻信来电显示号码,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的“固定电话”很可能是捆绑了犯罪分子手机的虚拟电话;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和个人隐私;不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当遇到类似事情时,一定要和家人商量,不自作主张。
遭遇电信诈骗如何补救
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要第一时间报警。另外,市民可以及时与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要求协助看能否暂时冻结账户。还可以拨打对方账号银行的客服电话,输入骗子账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随意输入一组数字,连续几次密码输入错误后,银行的密码保护功能启动,该账号就会自动锁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密码是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的查询密码。只能暂时锁定骗子的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并不影响其通过柜台和自动取款机机上取款。
网上热传的“花4元转账骗子损失800元”的做法,并不可行。绝大多数银行在转账时,手续费不可选,多由都汇出方支付。
本报5月5日讯(记者 侯艳艳) 近日,莱州一市民接到一个以公安机关名义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个人信息泄露,被人冒用取钱,要求她在ATM机上按提示用英文版面进行操作。就这样,该市民银行卡内的1.5万元钱被转走。
4月20日上午,36岁的莱州市民刘女士接到0596-95533号码电话,对方自称是漳州市建设银行的客服人员。“您的个人信息泄露,有人冒用取钱,请立即报案。”随后,工作人员将电话转到了号码为0596-2622100的电话上。自称是漳州市公安局人员,称她的个人信息泄露,需要冻结账户或者采取清查保护措施,并让她告知卡内的余额。
刘女士如实告知卡号及卡中尚有1.5万元余额,“公安人员”称银监局的工作人员正赶来指导刘某某到ATM机上升级银行卡以保护卡中金额不被冒用。
刘女士赶到ATM机旁后,“银监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指导她用ATM机的英文操作版面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银监局工作人员”称,银行卡磁条上有肉眼看不见得数字,让其按指导输入了一串数字,一阵操作后,最终卡内1.5万元人民币转走了。
卡里的1.5万元被转走,刘某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立即报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以公安机关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受害人个人信息泄露,有人冒用取钱,要求受害人在ATM机上按对方提示用英文操作版面进行操作,随后钱被转走,这种犯罪手法并不新鲜,却具有极大的迷惑性,群众在接到电话后往往因为过于紧张,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民警介绍,受害人在接到此类诈骗电话后,不要盲目行动,要保持头脑清醒,在积极向公安机关报警的同时,可以向当地银行询问有关情况,揭穿诈骗伎俩。
特别提醒
看清这些“把戏”,捂紧钱袋子
目前,常见的电信诈骗的手段主要有,冒充政法人员行骗、虚假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谎称办贷款行骗、假冒汇款诈骗、退税费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
烟台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提醒广大市民增加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轻信对方来电显示为“0019”(境外)等开头号码的电话;不轻信来电显示号码,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的“固定电话”很可能是捆绑了犯罪分子手机的虚拟电话;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和个人隐私;不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当遇到类似事情时,一定要和家人商量,不自作主张。
遭遇电信诈骗如何补救
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要第一时间报警。另外,市民可以及时与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要求协助看能否暂时冻结账户。还可以拨打对方账号银行的客服电话,输入骗子账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随意输入一组数字,连续几次密码输入错误后,银行的密码保护功能启动,该账号就会自动锁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密码是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的查询密码。只能暂时锁定骗子的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并不影响其通过柜台和自动取款机机上取款。
网上热传的“花4元转账骗子损失800元”的做法,并不可行。绝大多数银行在转账时,手续费不可选,多由都汇出方支付。
初审编辑:张雪松
责任编辑:曹昱
责任编辑:曹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