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润泽桑岛渔业新发展

2025-04-03 16:34: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慧

  大众网记者 李慧 通讯员 栾钧屹 王恒 烟台报道

  在渤海湾畔,有一座美丽的海岛——桑岛。在这里,渔业不仅是支柱产业,更是承载着数代人生活与梦想的根基。多年来,龙口农商银行始终秉持着服务“三农”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扎根海岛,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着这片蓝色经济的沃土,助力养殖户们逐梦海洋,书写致富篇章。截至3月末,龙口农商银行累计支持143户渔业养殖户,金额达2.12亿元,其中支持桑岛养殖户22户,金额0.1亿元。

  撒下金融之网,捕捞致富希望

  “一直想换渔网,可资金不够,多亏了龙口农商银行帮忙。有了这50万贷款,我换上了好渔网,捕捞量大幅提升,真的特别感谢!”王会君满是感激地说道。

  王会君,这位在桑岛土生土长的渔民,凭借着对大海的熟悉与热爱,在近海捕捞行业默默耕耘多年。然而,陈旧的渔网始终制约着捕捞效率,尽管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她却有心无力。一次偶然的机会,该行工作人员在深入桑岛调研时,了解到王会君的困境。经过严谨的评估与高效的审批流程,一笔50万元的贷款迅速发放到她手中。这笔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让王会君顺利购置了高强度、大网眼的渔网,捕捞效率足足提升了一倍。

  为了让更多像王会君这样的渔民受惠,龙口农商银行制定桑岛海产品养殖专项营销方案,根据桑岛养殖品种与资金使用周期,一行一策定制授信方案,建立由村两委、养殖大户、客户经理三位一体的信用评议小组;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养殖客户,最高给予5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利率最高优惠100Bp,为养殖户实实在在节省“真金白银”,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贷”来新渔船,驶向远海捕捞新蓝景

  “要不是农商银行给我90万贷款,我根本买不了这艘渔船。”谈及农商银行的帮助,吕运怀真诚地说道。

  吕运怀也是桑岛渔民,一直对远海丰富的渔业资源满怀憧憬。然而,老旧渔船的性能局限,使得他的远海捕捞计划迟迟无法付诸实践,所以打算购置一艘能够适应远海复杂环境的新型钢壳渔船,但将手头流动资金都凑起来后还差90万元的资金缺口。

  当龙口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得知吕运怀的迫切需求后,立即组建专业团队,对其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进行全面细致地考察。最终,为他量身定制了90万元的贷款方案。吕运怀如愿以偿地购置了配备先进导航、捕捞设备以及安全防范系统的新型渔船。新渔船投入使用后,吕运怀的捕捞范围成功拓展至渤海深层海域开启远洋捕捞。

  为确保贷款资金能精准发放到有需求的渔民手中,龙口农商银行组建“桑岛金融服务站”,由支行行长牵头,两名客户经理每周至少在岛内办公一次,推广金融服务管家机制,携带移动pad逐户采集客户信息,秉持“一次办好”服务宗旨,积极推广“信e贷”“保证e贷”线上贷款办贷模式,减少客户出岛频次,实现小额信用贷款累计授信500万元。

  参苗信贷,滋养满海“金元宝”

  “以前为买海参苗的资金犯愁,没想到农商银行3天就把贷款批下来了。靠着这笔钱,我扩大了养殖规模,收入增加不少,太感谢他们了!”李瑞恒感慨万千。

  李瑞恒,作为桑岛海参养殖领域的佼佼者,一直密切关注着市场动态。随着海参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他意识到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性。然而,购买优质海参苗所需的大量资金,让他陷入了焦虑与无奈之中。

  关键时刻,龙口农商银行主动伸出援手,迅速启动绿色审批通道,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20万元贷款的审批与发放。李瑞恒凭借这笔资金,顺利购入了品质优良的海参苗。

  在李瑞恒的精心照料下,这批海参茁壮成长,产量从原来的每年1000斤增长到1600斤。

  为了进一步推动桑岛海参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龙口农商银行构建桑岛多层次信贷营销体系,加强产品创新与精准适配,结合节日营销、行业营销活动,对首贷客户给予最低2.99%优惠政策支持,打造贷款营销流量密码,对小型养殖客户通过“家庭亲情贷”“创业担保贷”等灵活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针对大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推出“海洋产业链贷”,探索渔船抵押方式与省农担增信提额,满足客户设备升级、苗种采购业务需求,提供绿色审批通道,通过线上办贷、移动办贷提升客户触达效率,提高岛内养殖户信贷可得性与便利性。龙口农商银行通过打造桑岛“蓝色金融”样板,形成可复制的海洋经济金融服务模式,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