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通讯员 于青 烟台报道
当家长的总是会为孩子的前途感到担忧、倾尽心血,尽其所能的为孩子争取各种优质的工作机会,但很多时候关心则乱,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的心态,骗取钱财。
一、案例描述
李女士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某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其儿子已被选中参与一项高薪海外工作机会,但需尽快缴纳相关费用六万元整以确保名额。由于涉及孩子的未来和经济利益,李女士未及深思便按照指示操作,将6万元分批转入对方提供的个人账号中。然而,转账后当她与儿子沟通后发现,其儿子并未参加该公司面试,也并未接收到相关工作机会,而后便再也无法拨通骗子电话,最终李女士被骗取了6万元。
二、风险特征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者求职APP,通过拨打电话,或者添加微信好友等方式,以被选中参与某高薪工作机会需要保费等幌子实施诈骗。该类诈骗虽然单笔骗取金额不高,但受害人群广泛密集,具有较强迷惑性,许多家长不会认真核实真假,容易被骗。
三、案例启示——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1.核实对方身份,如果有人声称是某单位人事或者某求职APP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查查或国家公示平台查询该单位法人或者负责人的方式向其询问单位法人或负责人名称,来判断对方的身份,或者通过该单位官网咨询电话核实该人身份。
2.关注正规渠道:首先,正规途径的招聘信息是不会收取工作机会的保费,其次,正规单位的人事不会通过个人账户或非官方平台要求员工或其家人进行转账。
3.警惕异常要求:如果对方要求额外支付与确保工作机会的名额相关的费用,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要提高警惕。
初审编辑:张忠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