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烟台“胶东红色文化”荟萃
来源: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 2015-05-07 10:24:00
烟台,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是胶东文化发祥地。在波澜壮阔的胶东革命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胶东红色文化。革命年代中的人、事、址、魂是构成胶东红色文化的必要因素。红色人物、事件、地址与红色之魂决定着胶东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红色人物是主体、红色事件是记忆、红色地址是见证,红色之魂则指引着烟台红色文化的前进方向。
红色人物
红色人物是指在革命年代对胶东革命有着重要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烟台在胶东革命中涌现出著名人物200多位。其中,特别重要的典型人物12位、代表群体2个。邓中夏:1894年出生,湖南宜章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秋到烟台开展革命活动,并发展海军学校进步学生郭寿生为共青团员,播撒革命火种。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八七”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在南京雨花台遭国民党杀害。郭寿生:1901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23年入党,积极宣传革命,开展新海军运动,1924年在烟台成立胶东第一个党小组。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在福州病逝。李伯颜:1905年出生,山东莱西人。中共莱阳县委第一任书记。1927年受上海党组织派遣,到莱阳开展党的工作。同年12月,在莱阳建立胶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8年3月,在莱阳创建胶东第一个县委———中共莱阳县委。同年5月,在莱阳小院村被党内坏分子杀害。郑耀南:1908年出生,山东莱州人。1930年秋创建中共掖县县委,任书记。之后,创办《红星报》。1938年3月8日,组织领导掖县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一举攻克县城。起义后,成立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任支队长,队伍发展到3700余人;建立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北海银行,办起兵工厂,出版《海涛》半月刊等。1941年8月,调中央社会部工作,任二室指导组组长。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6年2月在延安病逝。张静源:1901年出生,山东博兴人。1933年任首届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积极建立、恢复党组织,发展党员,开展革命斗争。同年10月,在莱阳小徐格庄村被党内阴谋分子杀害。张连珠:1904年出生,山东文登人。1935年1月任第三届中共胶东特委书记。1935年11月领导了著名的胶东“一一·四”农民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不幸落入敌手。同年12月,在文登城西关英勇就义。于得水:1906年出生,山东文登人。1935年11月,参加“一一·四”暴动。失败后,率领部分武装人员进入昆嵛山,组建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7年12月,参加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大队大队长。之后,曾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1961年,担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1967年,在安徽病逝。理琪:1908年出生,河南太康人。1936年1月从上海来到胶东,从事恢复党组织的工作。1937年11月,任第四届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同年12月,领导文登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2月率第三军袭击牟平城,在雷神庙战斗中壮烈牺牲。王文:1911年出生,陕西绥德人。1938年6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到胶东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领导革命和武装斗争。1938年12月,任中共胶东区委书记。1942年7月,任胶东行政公署主任。在任期间,为胶东革命做出卓越贡献。1943年11月,因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林浩:1916年出生,山东牟平人。1940年9月,任中共胶东区委书记兼胶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先后组织和参加讨伐赵保原战役、收复掖县城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后曾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委。1996年,在北京病逝。许世友:1906年出生,河南新县人。1941年至1949年期间,在胶东转战八年多,战功赫赫。1941年春担任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指挥,先后打垮了赵保原、蔡晋康等10多个投降派司令。1942年7月,任胶东军区司令员。1944年8月,指挥开展了大规模秋季攻势作战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九、十、十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在北京逝世。姚仲明:1914年出生,山东东河人。1946年10月,任烟台市市长。曾圆满处理“杨禄奎事件”。1978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1999年在北京病逝。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海阳地雷战“全国民兵英雄”群体。任常伦: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等革命烈士群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地区有40万多名青年参军,280多万民工随军支前,7.6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张万年、迟浩田、王瑞林等17位上将从这里踏上革命道路;杨子荣等无数英雄人物奔赴全国各地投身革命。烟台这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胶东革命的脊梁,是他们用感人事迹创造了胶东不朽的红色文化,是他们用大无畏献身精神铸就烟台永恒的宝贵财富。
红色事件
红色事件是指胶东革命中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烟台在胶东革命中发生重大事件50多次。其中,特别重大的典型事件13次:胶东最早党组织———中共烟台小组成立:1924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烟台海校中共烟台小组成立,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烟台党组织诞生,给苦难的烟台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胶东地区党组织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胶东第一个县委———中共莱阳县委成立:1927年12月,创建了胶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莱阳县前保驾山村支部。1928年3月,在莱阳水口村创建了胶东第一个县委———中共莱阳县委。从此,揭开了莱阳革命斗争新的一页,党的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势头。历届中共胶东特委成立:1933年3月,张静源在牟平刘伶庄建立首届中共胶东区特别委员会,同年8月18日迁至烟台。张静源被害后,胶东特委遭到破坏。1934年2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常子健到胶东,在文登建立第二届中共胶东特委。同年9月23日,特委三名委员被捕,常子健离开文登去青岛,特委解体。1935年1月,张连珠在文登组建第三届中共胶东特委。同年12月18日,张连珠被捕后在文登城西关英勇就义。1937年12月,理琪受山东省委指派组建第四届中共胶东特委。“一一·四”暴动:1935年1月,胶东特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发动胶东农民武装暴动。同年11月29日(阴历十一月四日)暴动开始。暴动总指挥部设在昆嵛山无染寺,张连珠任总指挥。暴动口号: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土豪分田地、坚决拥护苏维埃政权;暴动队伍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暴动失败,但暴动产生的影响却广泛而深远,锻炼了党组织、教育了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率领突围出来的20余名队员,与另一支突围队伍成立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7年12月,游击队前往天福山,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从此,第一大队转战胶东大地,为烟台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天福山武装起义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立: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了天福山武装起义。理琪宣读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起义成功和第三军成立,标志着党领导的胶东第一支人民武装诞生,揭开了胶东武装抗日序幕。雷神庙战斗:1938年2月13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理琪率领下,一举攻克了牟平城,摧毁了日伪政权。战斗结束后,理琪和20余名指战员撤到牟平城南雷神庙开会研究下一步行动。被驻守烟台的日军100多名鬼子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奋起应战,经8个小时激战,毙伤日军50多人。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日救国必胜信心。山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1938年8月15日,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黄县成立,曹漫之任专员,辖蓬莱、黄县、掖县,共有面积3177平方公里,人口163万人,是胶东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地雷战:抗日战争时期,海阳县委组织岔子山区民兵开展了全国威震敌胆的地雷战。共炸死炸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3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和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及11名民兵爆破大王。烟台第一次解放: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在烟台党政机关和全市人民支持下,于8月24日第一次解放烟台。彻底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胶东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为我军进军东北起到了关键作用。粉碎美军在烟台登陆阴谋:1945年9月29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特遣舰队5艘兵舰,侵入烟台崆峒岛附近,要求我军撤出沿海防务和烟台市,移交美方管理。烟台党政军机关和全市人民根据中共中央坚决拒绝美军在烟台登陆指示和胶东区党委部署,通过集会、游行、致书、谈判等多种形式,与美军展开周旋。由于我方的坚定立场和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美军阴谋彻底破产。杨禄奎事件:1947年5月23日,人力车夫杨禄奎在市区大马路,被联合国驻烟办事处美籍职员史鲁域琪开车撞死。史鲁域琪拒不认罪,办事处负责人也百般抵赖。烟台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人民支持下,进行了坚决斗争,迫使办事处负责人在《烟台日报》上刊登了《道歉书》,史鲁域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在《烟台日报》上发表了《向中国人民的悔过书》。震惊中外的“杨禄奎事件”,谱写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外交史上新篇章,庄严地向全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欺!胶东保卫战:1947年9月至12月,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胶东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著名反击作战。国民党军制定进攻山东“九月攻势”计划,企图先取平度、莱阳,后取烟台。华东野战军奉命组成华东野战军东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共歼灭敌军62720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收复大片地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形势,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战场的战略进攻。烟台在胶东革命中发生的这些重大事件,充分说明烟台自始至终是胶东革命的政治、军事、行政、外交中心,毋庸置疑地奠定了烟台是山东乃至全国革命老区的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胶东红色文化的龙头城市。
红色地址
红色地址是指胶东革命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志士、革命烈士生活战斗过的旧址、遗址,包括遗物、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纪念碑等。烟台市现有胶东革命旧址、遗址等329处。其中,革命旧址、遗址183处,故居74处,纪念馆10处,纪念塔、碑22处,烈士陵园17处,烈士墓23处。这些旧址、遗址中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烟台山抗日烈士纪念碑、蓬莱阁志为人民烈士纪念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烟台市政府旧址、雷神庙战斗遗址、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赵疃地雷战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地雷战纪念馆;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处:胶东革命烈士陵园、雷神庙战斗遗址、烟台山抗日烈士纪念碑。烟台山抗日烈士纪念碑———1946年5月烟台市政府根据胶东行署指示,为纪念在烟台解放中牺牲的89位八路军将士在烟台山上修建纪念碑,碑正南面为“民族英雄名垂千古”八个大字,背面铭刻着89位烈士名字。蓬莱阁志为人民烈士纪念碑———1945年,蓬莱党政军民为纪念盛易三、郝斌、姚琪3位烈士而建。烟台市政府旧址———坐落在芝罘区市府街76号,旧址原是1891年清朝登莱青道台衙门,1945年8月24日烟台解放,为烟台市政府所在地。雷神庙战斗遗址———雷神庙位于牟平区城东南王贺庄村南50米处,建于明朝1634年。1977年,为纪念在雷神庙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被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栖霞牙山东麓英灵山上,是胶东地区最大的烈士陵园。1945年为纪念在胶东抗日战争中牺牲的20850名烈士而修建,是一座由纪念堂、纪念塔、群雕、铜像及烈士墓、碑、亭等建筑群组成的大型烈士陵园。气势恢弘的纪念堂内,以专刊形式介绍了胶东抗日革命历程,陈列着张连珠、理琪、王文、于克恭、林江、任常伦、郑耀南、辛冠吾、夏侯苏民、解文卿等10余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革命先烈从事革命斗争的珍贵文物,如1935年“一一·四”暴动时用过的大刀、长矛、土枪;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时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旗;胶东特委书记理琪1936年写给各级党的同志一封信和他使用过的办公桌、手枪、钢笔;还有从战场上保存下来的染有烈士鲜血的功劳证等各种珍贵遗物。位于主峰的纪念塔,宏伟挺拔、令人肃然起敬。纪念塔及分布于山两侧的名录塔铭刻着20000多名烈士的名字。赵疃地雷战遗址———海阳赵疃村为地雷战主战场,现存主战场遗址和纪念碑,镇妖石为遗址之一。1945年10月许世友将军曾挥毫写下“英雄造地雷、雷乡出英雄”10个大字,对地雷战给予极高赞誉。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此为原型,实地拍摄了电影《地雷战》,从此,地雷战英雄事迹轰动全国、家喻户晓。1995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海阳召开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会,并在赵疃村立碑以示纪念。地雷战纪念馆———位于海阳博物馆一层,2008年12月对外开放,展示画面200余幅,文物200余件,以大量详实的图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激烈战斗场面。除上述国家、省重要旧址、遗址等外,市级重点旧址、遗址等还有:中共烟台市委旧址、《胶东日报》社旧址、胶东军区四分所旧址、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遗址、八路军挺进东北渡海出发地纪念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旧址、榆山大会战遗址、黄县县委旧址、茶棚战斗殉难烈士墓、杨子荣纪念馆、福山区烈士陵园、莱山区烈士陵园、牟平区烈士陵园、莱阳市烈士陵园、蓬莱市烈士陵园、长岛县烈士陵园、龙口市烈士陵园、招远市烈士陵园、莱州市烈士陵园等。烟台这些数量众多且保存完好的胶东革命旧址、遗址、陵园、纪念碑等,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以及炮火连天、金戈铁马的悲壮场景,见证了他们出生入死、英勇顽强的感人事迹,承载着胶东革命坚守信仰、勇于胜利的伟大精神,是新时代开展革命题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红色之魂
红色之魂是指在胶东革命斗争中凝结出的胶东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其核心价值在于:坚定信念、献身事业。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忠于信仰、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中共烟台小组创立,到中共胶东特委、区委建立等,烟台党组织先后隶属中共中央、山东省委领导。他们怀抱共产主义理想,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领导武装斗争,为胶东乃至全省、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有近一半人,没有看到共和国成立。特别是中共胶东特委、区委作为党在胶东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从1933年建立到1949年,重建了4次,特委、区委书记牺牲了4位,前仆后继,谱写出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1962年郭沫若为了悼念理琪同志题写的诗句“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宿星旗……”正是这些革命先躯英雄壮举的真实写照;二是献身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像任常伦那样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杀敌,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不胜枚举,有的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他们表现出了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三是公而忘私、保家卫国的精神———革命战争年代,淳朴的胶东人民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为国家舍小家,自发送子参军、捐钱捐物、掩护伤员、随军支前等,其规模之大、贡献之巨、影响之深,令人震撼、可歌可泣;四是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一点在地雷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海阳民兵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由最初的拉雷、绊雷、踏雷,创造了夹子雷、梅花雷、钉子雷、头发丝雷、水雷、滚雷、真假子母雷等30多种。埋雷的方法,也有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还灵活地运用多种地雷战术,由单一布雷发展到送雷上门和大摆地雷阵等。他们靠聪明的才智、必胜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令敌人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正像《地雷战》主题歌唱的那样:“民兵都是英雄汉,不怕艰苦,不怕难……没有铁雷造石雷呀,没有炸药自己碾……满山石头开了花,炸得那鬼子心胆寒……满山石头开了花,管叫那鬼子飞上天”。新中国诞生后,胶东革命精神在烟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发扬和光大。烟台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领导全市人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运动、投身改革开放大潮,为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下,还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像两度返回火海抢救同胞壮烈牺牲的80后“高富帅”周江疆,在滚滚车流中舍身救人的“最美女孩”刁娜,以大爱唤醒自闭症儿童的“爱心妈妈”王海燕,忠诚的麦田守望者姜鸿明等。近几年作为文明和谐新标杆的志愿服务活动蔚成风气,全市共成立各级志愿服务组织700多个,注册志愿者达17.6万人,涌现出一批像60多岁的带着残疾儿子做义工7年多的许振珊一样的模范志愿者。是他们以传统美德紧扣时代脉搏,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烟台的精神文明建设。胶东革命以来创造的红色文化,已成为烟台城市文明的灵魂,它根植于硝烟弥漫的历史岁月,创造着文明富庶的现代生活,也必将引领这座城市走向美好的未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胶东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创造了辉煌的胶东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烟台的神圣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我们理应义不容辞地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创新拼搏、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现代文明和红色先进文化,早日把烟台建设成为蓝色、文明、幸福之都。(宋志刚)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