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建航母基地用6000吨炸药炸平三座山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 2013-04-10 08:00:00
4条30多米高的桩腿把一个长20米、宽12米的钢铁平台支在海里,上面布满了钻机、空气压缩机和各种机械。这就是正在青岛某国防工程现场施工的济南军区某海军工程指挥部炸礁队海钻203平台船。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乘坐快艇来到这里采访。虽已进入春季,但一阵海风吹过,透骨的寒意仍让人浑身打颤。看到这些脸庞黝黑透红的官兵,握着他们冰冷的双手,不由心生敬佩。
从我军某新型舰艇基地到首座航母军港,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到秦山核电站……建队29年来,炸礁队凭借创新提升实战能力,打开水下通道,累计钻礁进尺约33.4万米,相当于钻透37座珠穆朗玛峰;使用炸药1万余吨、雷管47万枚,炸礁251万方,让一个个军舰编队驰骋深蓝,让一艘艘万吨巨轮驶向大洋。
科学炸礁,屡创水下奇迹
一个小小炸礁队何以承担那么多军内外重点项目?走进炸礁队的施工点,桌上摆满仪器,墙上挂满图纸,仿佛走进一个科研机构。
秦山核电站三期取水口炸礁工程——在水深30多米、水流流速每秒5米的情况下,吸水口4条宽7米、深13米、长231米的沟槽,必须一次爆破成型。难度更大的是,爆破作业区距“核岛”只有20米,距电站泵房最近仅47厘米,要求震速必须小于2厘米/秒,否则将导致严重后果。
如此高难度的爆破工程,在国内没有先例。面对这块“烫手山芋”,炸礁队官兵没有退却,知难而上。时任队长张冬生数次北上,向中科院和长江科学院的爆破专家请教,请他们现场授课。很快,官兵们熟练掌握了所需的炸礁技术。经过反复实验,探索出20多种雷管在水下引爆的各种技术指标,最终选择采用先进的多段微差爆破技术。
“轰!”天崩地裂的爆炸声响过后,海面上绽放出一朵硕大的水莲花,放置在“核岛”和泵房的4台高精度测震仪记录下1厘米/秒的震速,电站泵房毫发未损。在场的中外专家无不拍手叫好。
现任队长王强说,这些年,炸礁队官兵埋头钻研专业,凭借科技创新攻克了许多“作业禁区”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一次次“触礁”和“碰壁”,官兵掌握了科学炸礁、用知识移山的本领。
漂浮作业稳定性差,他们就在钻爆船增大锚机吨位;涌浪大钻孔难,他们就在钻机上增加防涌浪装置;水流大破坏力强,他们就把套管壁加厚……创新理念已根植于每名官兵心中,仅记录在案的就达上百项之多。
在国家重点工程、上海洋山港码头建设中,他们大胆实践,创造了年炸礁55万方和一次性起爆炸药60吨的全国纪录。
青岛前湾港炸礁工程中,他们运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创新运用深孔分段控制爆破技术,在距码头仅有6米的港池内成功实施爆破,又一次创造国内水下炸礁的奇迹。
在泉州国家输油管道工程建设中,他们创下“复杂海况下漂浮作业”和“51米最大水深炸礁”两项全国纪录,攻克平台滑桩网络爆破、钻机深水急流精准作业等60多道技术难关。
……
近年来,这支炸礁队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进步奖4项,12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航母基地:一炮炸出大码头
使用炸药6000吨,炸掉3座平均海拔150米、总量2700多万方的山头……这是炸礁队官兵打的又一场硬仗。
2008年10月,炸礁队刚开赴我军首座航母基地就被赋予“开路先锋”的重任:迅速在群山与岛礁丛中炸出一个出运码头,为整个工程开辟通道。
满目群山叠嶂,礁石暗藏海底。要在其间开辟通途,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官兵们日夜激战在施工一线,科学定位钻孔、精确投放炸药,不仅5个月突击完成3个月的工程量,而且一次联排施爆就炸出一座140米长的成型码头,把“一炮炸出个大码头”的惊人战绩,镌刻在我军航母基地建设的恢宏画卷上。
光环的背后,是一次次重大任务的千锤百炼。
1984年9月,刚刚组建不久的炸礁队,奔赴我军某新型舰艇基地,执行洞库航道炸礁任务。潜伏在海底的两处暗礁,严重威胁着我军潜艇的安全。
没有水下炸礁先例,他们拿起书本,一点一滴悟出海上爆破的门道;没有现成炸药,他们架起铁锅,一锅锅的炒制;没有先进仪器,他们穿上潜水服,一块块地探摸礁石……60多个昼夜,他们硬是完成了这项“虎口拔牙”的重任,为潜艇如期入驻扫清障碍。
“别人不敢上,我们来!”炸礁队一次次临危受命,把艰难险阻作为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最佳战场,创造出“炸礁尖兵”的赫赫威名。
1997年盛夏,三峡工程激战正酣。然而,距我国对外宣布大江截流仅剩3个月之时,一片3.5万方的礁石卡在了“咽喉”处,地方多家炸礁队望而却步。万分焦急的三峡工程总指挥部向部队紧急求援。火速赶来的炸礁队官兵,现场勘察了这段被专家称为“命脉工程”的航道疏浚整治工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据原队长牛德光回忆,仅长约270米、宽近100米的黄牛峡地段,就水流湍急、暗礁狰狞,1吨多重的钻机套管沉下去,直在水中打“漂”。两公里的距离,3条拖轮从早上8点一直拖到晚上11点才把炸礁平台船拖到施工点上。
当炸礁队官兵仅用一个多月就把这片江底暗礁夷为平地时,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人一一记下29名钢铁战士的名字,激动地说:“三峡将铭记炸礁兵的业绩,炸礁兵的名字将载入三峡建设的史册!”
青春和热血熔铸赤胆忠诚
三伏天甲板温度高达60℃,必须穿特制的厚底鞋和防晒伤的长袖作训服;隆冬时节气温低至零下20℃,刺骨的海风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水溅在身上立刻结冰;钻机发动,噪音高达120分贝,可官兵们早已习以为常。
“身体上的苦根本不算啥,最大的苦其实是孤独和思念。”刚刚离开炸礁队的前任教导员李文清说,虽说驻地在青岛,可是绝大多数官兵一入队就上了船,在哪里施工就从哪里退伍,直到退伍许多战士从没踏过青岛半步。
官兵们四海为家,南征北战,父母去世不能尽孝,妻儿生病不能照顾,恋爱婚姻屡次受挫……虽然苦,但面对崇高使命,每个官兵都以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感到自豪,用青春和热血熔铸赤胆忠诚!
炸礁不怕死,怕死不炸礁!
2005年5月,上海洋山深水港航道炸礁施工,由于乳化炸药在高水压条件下钝化拒爆,出现哑炮。不到半个篮球场的范围内,已经打孔60个,要在原先埋好的炸药附近错位打孔,实施诱爆,钻不好就可能触爆炸药。面对3吨巨型“水雷阵”,队员们没人退却,沉着镇静,钻孔、装药,成功引爆。
工程作业是一险,环境恶劣亦是一险。
2012年9月,福建古雷港施工时,只能靠抛锚固定的海钻204船遭遇台风,预报3天的台风一直刮了9天,但为了保证船只安全,9名队员抛却生死硬是在船上待了9天,写好了短信遗书以防不测。
“不知道炸药、雷管哪天会不稳定,也许台风恶浪随时会袭来……”曾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抢救5天才捡回一条命的原队长刘俊锋,病愈后谢绝了领导让他调离的好意,继续留下担任工程师。他说:“选择了炸礁兵,字典里就再没有‘怕死’二字。只要一声令下,我们会从容出发!”
李文清原是机关干事,炸礁队副队长邹维兴原是机关参谋,201船钻机班班长聂少雄原是大队司机……在炸礁队,有很多官兵都是被炸礁队这个先进集体所吸引,放弃原本“优越”的工作条件主动来到这里。
好一支“炸礁尖兵”,好一群“水下愚公”!(记者 张强 通讯员 李东星 李玉银)
更多新闻
-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 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 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 中国为建航母基地用6000吨炸药炸平三座山
- 以色列猫咪一有陌生人靠近就喊“NO”
- 德多名高官被曝学术不端落马 多数人认为无阴谋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