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首页综合新闻

两会后人事调整多部门“国企高管入仕”

来源:中新网   编辑:   2013-03-26 07:44:00

中新网3月25日电(阚枫)全国两会以来的人事调整中,不少新任政府高官具有国企高管的经历,“高管入仕”现象再次出现。分析中国政坛中的“国企CEO”群体,年轻化、高学历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步入政府高层之后,懂市场、通经济、精管理的他们,也进一步优化了政府领导班子的结构。

  人事调整再现“老总做官”

  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中国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进行了履新后的首次公开演讲,上任一周以来,这位掌管着国家“钱袋子”的新部长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周前的全国两会上,楼继伟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走下,接掌财政部,有媒体把他列为此轮人事调整中“国企高管入仕”的代表人物。

  除了楼继伟,在新一届国务院领导机构中,有“国企CEO”经历的还有新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郭声琨,2004年,他从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的任上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而新任国务委员王勇,曾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等任要职。

  此外,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在东风汽车公司任职高管多年,接替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曾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行长等。

  而在全国两会后,多家媒体报道,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已经于本月18日接替王勇担任国资委主任,当日晚,中石油也发布公告称,蒋洁敏因工作变动,已向公司提交辞呈,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该辞任即日生效。综合各方消息,蒋洁敏出任新一届国资委主任几无悬念,“高管入仕”的现象再度出现。

  观察蒋洁敏的履历,从中石油高管到青海省副省长,再到回归中石油并逐渐升至集团董事长,直至目前履新国资委,蒋洁敏在国企高管和政府高官之间完成了三次角色转换。

  “政坛CEO”高学历、年轻化

  回顾近年来的省部级官员人事调整,国企老总从政已不是新特点。在目前的省部级地方大员中,福建省长苏树林在调任福建前,曾为中石化总经理;河北省长张庆伟,2011年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调任河北;山西省长李小鹏曾在中国最大发电企业华能集团工作17年。

  此外,在中共十八大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国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等多位国企高管当选十八届中央委员。

  “商而优则仕”。观察可见,每一个步入政坛的国企老总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可圈可点的成绩,而除此之外,年轻化、高学历也是这个群体的共同标签。

  郭声琨、王勇、楼继伟、肖钢、苗圩、李小鹏、蒋洁敏都是“50后”官员,苏树林、张庆伟为“60后”。而观察他们的“入仕时间”,2000年从中石油调任青海省副省长的蒋洁敏,时年45岁,李小鹏从华能集团调任山西任职时49岁,苏树林从中石化调任福建任职时也是49岁。而在学历方面,他们大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郭声琨为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管入仕”互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事实上,“高管入仕”是延续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一贯思路。在2006年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中,就明确规定“实行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选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推荐党政领导干部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政府高官,也体现出中央对国企高管的培养选拔更加重视。分析指出,国企高管从政具有多项优势,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发展,需要懂市场、通经济、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在蒋洁敏出任国资委主任的消息曝出后,就有分析称,蒋洁敏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可以助其提出更多具有“操作性”的思路来指导央企改革,其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也会让他的思路具备“全局性”,央企改革的动力和效率也会提升。

  此外,楼继伟执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曾任财政副部长长达9年,如今重回财政部,也让社会对这位有着“政府高官”与“企业高管”双重经历的新部长寄予厚望。

  有评论称,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与国有企业干部交流任职,是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略的需要,也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谋求改革发展的需要。懂市场的管理者从政,与单一的政工、理工出身的政府组成人员形成互补,也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

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