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将编入语文课本 专家忧学生不懂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 2012-10-14 08:51:00
费三元
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正在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版图”也有望随之扩大,但是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室(组)的专家都担心,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难度。
昨日上午,记者分别与人教社、语文社这两家中国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编写单位取得联系,并采访教育界和出版界专家,共同剖析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对中学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改变。
语文社:昨日开会确定莫言作品入选修教材
从昨日记者对人教社和语文社的采访来看,两家都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语文教材未来不应回避的题材,尽管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言是一种考验,但是在语文教材编写者眼中,中国本土作家的第一个诺奖,“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
无论如何,变化已经开始。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透露,昨日上午已经开会,敲定将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张夏放坦言,此前《透明的胡萝卜》也在备选之列,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对这篇文章入选教材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人教社:如果编入课本会选择浅显文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组的朱于国,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很关注”,未来肯定会考虑增加相关篇目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容。但是,同时他也强调,语文教材的课文改变,需要由编委会确定,“魔幻现实主义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加入莫言先生的作品,会考虑选择浅显一些的文章。”
各方声音:莫言作品真有必要选入教材吗?
尽管两大语文教材出版社目前都对莫言的文章进入中学课本,表现出了极强的积极性,但是这本身并不妨碍民间乃至学术界对这一议题继续展开讨论:莫言的作品让中学生学习,他们能理解多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是不是最适合中学生学习?“我不认为莫言的作品适合给中学生推荐,比如说他的作品中有一些细节描写得太逼真,如果选入教材,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很担心。 ”毕业于辽宁大学的吴迪说。
相比于完全拒绝,来自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们则有另外的视角。他们认为,可以适度增加一两篇莫言先生的作品,但是不需要过度渲染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赞成增加莫言作品篇目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关键应该考虑的是,选择哪些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作品,来纳入到语文课本中。 ” 杨 军
大哥谈莫言创作:齐文化DNA很深
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15时,莫言的大哥管谟贤接受记者访问,谈弟弟莫言。
记者:莫言的作品一直具有争议,特别是《丰乳肥臀》,你怎么看?
管谟贤:当时持反对意见,那是极左的路线。(这本书)非常真实地反映了高密这一代解放前后这六十年的历史。我们说说那个地主,过去夏天一身夏布衣裳、冬天一身棉衣裳给长工,中秋节、过年的时候给长工送礼。那些老板、老地主带着长工吃细粮,家里老婆孩子吃粗粮,地主为了把粗粮快一点吃掉,用粗粮包肉包子给长工吃,你不伺候人家,人家不好好干。
记者:现在所有人说莫言是有天赋的小说家,你怎么看这个天赋?他从哪里来?是仅仅从你上大学留下来的一点课本?
管谟贤:我今天在莫言的会上讲了一个观点,研究莫言必须从新文化这个根上来找,不是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统称,鲁仍然是孔子那一套,孔子是从来不谈什么议论,齐文化非常浪漫,妖魔鬼怪都说,农村的民间故事,所以这个颁奖词写得非常好。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故事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你从齐文化找根。
莫言生活在高密的大地上属于齐文化,这个文化DNA很深,祖祖辈辈,老一辈流传下来,我爷爷他们讲故事,讲很多妖魔鬼怪的故事,讲了很多,满脑子都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都喜欢文学,估计跟这个有关系。
记者:有些评论家说他的作品有模仿拉美,您觉得根源在齐文化吗?
管谟贤:马尔克斯也好,海明威也好,他都没有正儿八经地看过人家的书,看一遍就丢掉了。我们高密研究会的会长提出了一个观点,天才的莫言,勤奋的莫言,高密的莫言,世界的莫言。人在这方面要有点天才的想象力、观察力,特别是想象力。
记者:莫言他自己在虚构的自己文学里,一个王国,他小说里高密的文学帝国跟现实很不一样,这几天记者去现场都很失望,因为平淡无奇,跟中国任何一个村庄没什么两样。
管谟贤:我们这个地没有山,没有水,都是一马平川,红高粱早就不种了,高粱因为太难吃了,除了造酒没有什么别的功能。
记者:这个高粱地是哪个时期种高粱?
管谟贤:七十年代以前还大量地种,特别是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这里公社干部到海南岛引进一种多穗高粱,种一个种下去像小麦一样分解很多,那个难吃,像石头一样,磨出的面粉做个窝窝头可以打死狗,像石头一样。
记者:所以这个高粱只限于几十年以前。
管谟贤:高粱全身都是宝,高密土话叫“挺秆”,就是秸秆上面的部分包饺子放在上面当盖帘,它那个皮揭下来编席子,都是用那个高粱。真的种就是为这个,再就是扎扫帚,都是高粱。
记者:高密乡究竟在文学和现实之间有什么差异?
管谟贤: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会有沙漠,也不会有高楼大厦,都是乡村。小说里什么都有,有大楼,森林也有,湖泊也有,他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挪过来。
瑞典翻译家陈安娜:莫言获奖背后的外国女人
莫言获奖,将莫言作品带到瑞典的瑞典翻译家陈安娜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不少网友在网上向陈安娜表达感谢,称“译者功不可没”。昨日,陈安娜在网上发微博表示谦逊:感谢大家!你们的支持真让我感动,也让我不好意思。请注意: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研究一个作家的时候会收集各种译本。他们看的不光是我翻译的莫言的作品,还有德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等。他们看了这些不同版本以后才会开始讨论。所以不能说没有我的翻译莫言就不会获奖。这样的说法对其他翻译家不公平。
11日晚7时30分,陈安娜在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问鼎后,仅仅在微博上发了两个表情,一个太阳和一只蛋糕,以对莫言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晒心情之美好。
陈安娜翻译莫言的作品事出偶然,她本来也只是一个兼职的中文翻译。有一天,她在购物时有出版商找到她问她是否愿意翻译中文小说,那是她第一次读到《红高粱家族》,这也是她将之翻译成瑞典语的第一本书,她称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在瑞典,每年只有一两本中国图书出版。 在过去的20年里,陈安娜翻译了20部中文小说,其中有王安忆、莫言和余华的作品,都是翻译成了瑞典文。她嫁给了来自中国的翻译家万之先生,随夫取了个中国姓氏“陈”。
陈安娜如是表达了她对于莫言本人及其作品的看法。“他的笔名是莫言,跟他见面的时候他确实没有说那么多话,但是说话的时候他总是很幽默,很有意思。作为一个外国的读者,读他的东西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虽然很中国化,但同时他里面讲的那个爱和恨我们都可以接受。” 钟 和
张艺谋为老友莫言高兴:25年前哪里想过今天?
记者前日连线张艺谋导演,张艺谋感言:“得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惊喜不已!25年前跟他在山东高密一起赤膊种高粱时,哪里想过今天?网友在微博上翻出我们以前的老照片,我看了非常感慨。这是个天大的好事,老朋友由衷地为他高兴!”
巩俐也通过经纪人回应莫言获奖一事,经纪人说:“巩俐小姐已经知道莫言先生得奖的消息,她表示很高兴,也很荣幸,因为《红高粱》是她的第一部戏。巩俐小姐也想过向他道贺,很自然大家都会有这个想法,不过莫先生目前应该还在忙,也许稍后再联络吧。不过巩俐的心情肯定同样兴奋。”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和张艺谋、姜文的赤膊旧照这几天在网上疯传,还有人感慨万分配上文字:“当年莫言32岁,张艺谋比他还大些,巩俐大二……如果来一老道说,你,将来拿戛纳奖,你,将来拿威尼斯奖,你拿金熊奖,至于你,诺贝尔文学奖。估计谁都会以为是天方夜谭吧……”这段文字也颇引起共鸣。的确,照片上神采飞扬的这四个人都先后拿了国际大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