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首页头条

“零首付”没打动小老板 近一月无人试水

来源:蓝色快报   编辑:   2012-09-23 10:31: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快报记者张志强报道
  
  8月23日,山东省工商局发布了促进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的“32条”优惠政策,其中,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内资企业“零首付”登记政策尤其引人关注。记者了解到,“零首付”登记实际上就是为小微企业在注册时省去了验资这一环节,在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注册的情况下,可先登记经营。“零首付”实施近一个月的时间,港城是否有企业试水?9月21日,记者从烟台市工商部门获悉,该政策8月29日在港城实施以来,至今仍然没有一家企业试水“零首付”。这项政策本来是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但为什么在港城遇冷?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港城无人"零首付"
  
  在“32条优惠政策”中,“试行内资企业‘零首付’登记”格外引人关注。政策规定,“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内资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除外)可以申请免缴首期注册资本,但股东须在公司成立之日起3个月内缴付不低于20%的注册资本,且不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那烟台的情况如何呢?
  
  9月21日,记者来到了烟台市行政审批中心芝罘区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偌大的工作柜台前只有一位杨姓市民在咨询企业注册的问题。当记者询问是否会申请“零首付”时,杨先生说,“我也咨询过这个事情,但因为就我一个人出资,没法享受这样的政策。”
  
  而芝罘区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也有市民咨询过“零首付”注册的事宜,但现在还没有一家企业试水“零首付”。随后,记者从莱山区、福山区、栖霞市和莱州市的工商部门等了解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零首付”注册的企业。
  
  有些企业不知情
  
  记者随后联系了多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没听说过内资企业有“零首付”注册的优惠政策,“都已经实施快一个月了?我确实没听说有这项政策。”烟台市金润达克的孙经理说。
  
  原烟台华达仪表电器有限公司经理李女士也告诉记者,这项政策她之前也没有听说过。不过,李女士说,“‘零首付’注册,这倒是可以给很多创业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这20%的注册资金三个月内就可以当做流动资金来使用了,对小微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个好政策。”她还告诉记者,当时在创建烟台华达仪表电器有限公司的时候,就曾经为10万元钱的首笔注册资金头疼不已。
  
  三个月时间太短
  
  “零首付”在港城遇冷,对此,烟台志诚自动化计量仪器有限公司的孙经理并不感到意外,“三个月的时间对一个新企业来说确实太短了。很多企业可能还没有启动起来,就须要缴纳20%的注册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政策的推广。”他认为,“如果把时间限制放得宽一些,这项政策的效果会更好。”孙经理称,“半年的时间可能是比较合适的。”
  
  但孙经理认为,这项政策确实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有创业的热情,但缺乏资金,可能连3万块钱的启动资金他们都拿不出来,但这项政策就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有些企业嫌麻烦
  
  烟台市行政审批中心芝罘区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零首付”政策出台以来,确实有企业咨询过相关事宜,但至今没有一家企业提出“零首付”注册的申请。“三个月后,‘零首付’注册企业需要变更注册资本,到时候还得重新递交材料,并缴纳手续费。有些企业就嫌麻烦了。”该工作人员说,“现在企业注册的门槛也比较低,像一个注册资本20万元的企业,首期缴付的注册资本也仅要4万元,余额两年内交清即可。所以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原来的注册登记方式,并没有申请‘零首付’”。
  
  鼓励申请“零首付”
  
  烟台市工商局企业科的郭科长认为,出现“零首付零登记”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企业或个人还不了解这项政策。
  
  他告诉记者,“零首付”登记注册确实能为不少人士提供创业的舞台。郭科长说,“很多小微企业可能都会因此受益。”他说,“三个月的缓冲期,就相当于试营业,如果企业的经营情况不好,三个月到来的时候直接注销掉就行了。如果企业经营顺利,那么三个月后,也就自然而然地会缴付注册资本了。”
  
  为此,郭科长呼吁小微企业,要好好利用这样的优惠政策,“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创业初期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

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