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理财

年内物价仍会保持低位运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2012-10-16 08:29: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重新回到“1时代”。专家认为,未来物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大为降低,完成全年物价调控预定目标几无悬念。
  
  肉菜涨幅下降成主因
  
  分析人士认为,食品价格涨幅下降成为9月份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较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涨幅由8月份的1.5%缩小到目前的0.2%。其中,9月鲜菜价格上涨11.1%,涨幅较8月份收窄12.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降幅更加明显,下降6.0%,猪肉价格下降17.6%。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7、8月份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高企带动了当月CPI上涨,但随着9月份农产品价格的下降,CPI的下降在“意料之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在新涨价因素中,猪肉价格涨幅不大,鲜菜价格大幅下降,是9月份CPI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张立群分析称,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也已经越来越小,由8月份的0.6个百分点降至9月份的0.2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翘尾因素的逐渐消退让物价涨幅回落成为必然。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9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仅为约0.2个百分点。
  
  完成全年物价目标没悬念
  
  “总体看,9月CPI延续了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回落的趋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四季度CPI可能会略有反弹,但低通胀的整体格局不会改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今年1—9月份平均数据看,CPI仅比去年同期上涨2.8%,尽管目前CPI在“1”与“2”之间徘徊,但完成4%左右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几乎没有悬念。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复的1万亿项目会在几年内分批实施,短期内对通胀的影响有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即使考虑到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未来物价仍会保持低位运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分析称,由于通胀带有一定的黏滞性,而目前通胀水平也降到了一定的低位,因此预计第四季度CPI同比应该维持在1%—2%之间。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虽然CPI整体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祝宝良分析,服务业价格的上涨说明劳动者工资仍然在提高,并将保持增长;另外,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殷醒民也认为,货币宽松使全球粮食价格仍然存在上涨的可能,这将提高我国包括生猪等肉禽类商品的养殖成本,给物价调控带来一定压力。
  
  控通胀仍要高度重视
  
  “控通胀是央行的头等大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强调,发达国家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将通过对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从而波及到中国。从长期来看,需要密切关注农产品价格和进口渠道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祝宝良分析,各个国家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将使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导致市场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上涨,极易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不少专家认为,尽管目前物价上涨幅度回落,未来通胀压力有限,但也应当看到,物价绝对水平总体上仍处于上升态势,近期我国CPI仍可能受蔬菜、食品等季节性变动和输入性通胀等影响而有所波动。当前,随着猪肉等食品消费已进入年底旺季,国际大宗商品前期上涨的价格压力逐渐传导至国内,由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正在加大,未来CPI仍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
  
  “后期控制CPI涨幅仍存在一定压力,必须认真对待。”张立群分析认为,未来仍要高度重视控通胀,一是要继续巩固粮食“九连增”的好形势,继续加强“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建设;二是要对影响CPI的外部因素提高警惕,妥善应对。
  
  

王郝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