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发公告弃用四位数密码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 2012-10-15 08:50: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至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费三元
已进行系统更新否认其银行卡安全性存在问题
建设银行14日发表声明,否认其银行卡安全性存在问题。建行公告还表示,从即日起,建行银行卡不再支持4位密码,使用4位密码的建行卡客户,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到建行营业柜台修改密码。
日前,长沙及天津的一些建行客户反映,如果密码后两位为“00”,输入前4位就可完成取款交易,这一操作手法让客户不免担心自己的账户安全。对于这一漏洞,建设银行称漏洞由系统升级所致,用户设置密码应尽量避免设置简单的重复数据。
据了解,2005年建设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升级后,为提高客户储蓄卡的使用安全级别,统一将客户密码由4位升级为6位。为使客户原4位密码能继续使用,银行业务系统自动补齐客户密码6位长度,即将后两位添加为“00”,因此,如果客户储蓄卡设置了6位密码且后两位为“00”,客户输入正确的前4位密码数字,系统也能识别。
建行表示,4位和6位密码只有安全等级差异,不是安全上的实质性漏洞,无论从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均不影响客户账户资金安全,迄今为止建行尚未发生因4位密码设置问题而造成客户账户资金损失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客户信息泄露的问题。建行称,已经通过95533客服电话、ATM提醒等渠道通知客户去网点将密码改为6位。密码全部采用6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银行卡密码安全级别,请客户谅解。
根据建行公告,建行昨天进行了系统更新,昨天凌晨2:30至6:30,暂停了龙卡借记卡、准贷记卡、贷记卡所有境内/外业务;暂停建行ATM、网上银行(包括支付宝交易)、手机银行、短信金融、电话银行、800和95533等渠道所有交易服务;暂停办理开放式基金、账户贵金属、国债、理财产品等业务,以及相关查询。
■记者体验
密码后两位为“0”输4位显示错误
昨天,记者在朝阳区两个24小时自助网点的ATM设备上,使用密码最后两位为“0”的储蓄卡进行操作,输入4位密码并点击“确认”时,均显示密码错误,不能操作。此外,记者昨天拨打建行95533电话时,客服人员则表示建行储蓄卡均是6位密码,不可能输入4位密码就可成功取款。
建行客服人员也提醒客户,除了新办银行卡的初始密码应该及时更改,如果取款密码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就应该进行及时更新,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也同样。而且,不要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或者不要让密码与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生日等信息有过多联系。 马文婷
建设银行14日发表声明,否认其银行卡安全性存在问题。建行公告还表示,从即日起,建行银行卡不再支持4位密码,使用4位密码的建行卡客户,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到建行营业柜台修改密码。
日前,长沙及天津的一些建行客户反映,如果密码后两位为“00”,输入前4位就可完成取款交易,这一操作手法让客户不免担心自己的账户安全。对于这一漏洞,建设银行称漏洞由系统升级所致,用户设置密码应尽量避免设置简单的重复数据。
据了解,2005年建设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升级后,为提高客户储蓄卡的使用安全级别,统一将客户密码由4位升级为6位。为使客户原4位密码能继续使用,银行业务系统自动补齐客户密码6位长度,即将后两位添加为“00”,因此,如果客户储蓄卡设置了6位密码且后两位为“00”,客户输入正确的前4位密码数字,系统也能识别。
建行表示,4位和6位密码只有安全等级差异,不是安全上的实质性漏洞,无论从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均不影响客户账户资金安全,迄今为止建行尚未发生因4位密码设置问题而造成客户账户资金损失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客户信息泄露的问题。建行称,已经通过95533客服电话、ATM提醒等渠道通知客户去网点将密码改为6位。密码全部采用6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银行卡密码安全级别,请客户谅解。
根据建行公告,建行昨天进行了系统更新,昨天凌晨2:30至6:30,暂停了龙卡借记卡、准贷记卡、贷记卡所有境内/外业务;暂停建行ATM、网上银行(包括支付宝交易)、手机银行、短信金融、电话银行、800和95533等渠道所有交易服务;暂停办理开放式基金、账户贵金属、国债、理财产品等业务,以及相关查询。
■记者体验
密码后两位为“0”输4位显示错误
昨天,记者在朝阳区两个24小时自助网点的ATM设备上,使用密码最后两位为“0”的储蓄卡进行操作,输入4位密码并点击“确认”时,均显示密码错误,不能操作。此外,记者昨天拨打建行95533电话时,客服人员则表示建行储蓄卡均是6位密码,不可能输入4位密码就可成功取款。
建行客服人员也提醒客户,除了新办银行卡的初始密码应该及时更改,如果取款密码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就应该进行及时更新,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也同样。而且,不要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或者不要让密码与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生日等信息有过多联系。 马文婷
王郝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