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音乐,就像大餐与盐

2020-01-04 16:33: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一部电影如果缺少了相得益彰的音乐,就好比一道大餐少了盐。

  近日,4K修复版《海上钢琴师》的热映,再一次证明了优秀的音乐对于一部电影的意义。

  著名导演伯格曼曾说过:“再没有艺术比电影更像音乐的了。”电影起初是视觉的艺术,但在有声电影之后,电影和音乐就时常成就了彼此。跟电影台词更为具象的表现相比,电影的配乐往往有更多留白,也更有表现力,会创造更多的空间。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历山大-巴利科1994年的剧本《1900:独白》。整部影片以音乐为线索,勾勒了钢琴师1900的一生,呈现他的生与死、悲与喜,他的情感世界,以及他眼中的世态炎凉和众生相。为电影操刀配乐的,是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电影获得了第57届金球奖最佳配乐奖。一首首融合了布鲁斯风格和古典风格的音乐,不仅成为推动电影情节的重要元素,也打动了很多观众。一曲《童年》用优美的长笛独奏描绘了电影中最美的情节,也是主角1900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而1900与另一位音乐家斗琴时的配乐,更是令观众大呼精彩。这部电影中的音乐还影响了后来的一些影视作品。2008年,好莱坞电影《七生有幸》也使用了《海上钢琴师》的主题曲作为插曲。

  除了《海上钢琴师》,电影史上还有许多经典影片为人们留下了难忘的旋律。

  1965年的电影《音乐之声》影响了不止一代观众。作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音乐电影,片中的《哆来咪》《雪绒花》《音乐之声》等经典歌曲伴随着许多孩子的成长。

  《悲惨世界》改编自雨果同名经典小说。雨果最擅长描写主人公内心的细微变化,电影中直抒胸臆的唱段让镜头语言更加丰满。电影用歌声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让观众被已然熟悉的剧情重新感动。

  许多经典电影都会采用古典音乐作为配乐。德国作曲家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深受电影导演的青睐,其《G弦上的咏叹调》毫无疑问是被电影配乐引用频次最高的作品之一。美国电影《七宗罪》里弗里曼在图书馆查资料时、日本电影《大逃杀》里桐山和雄杀死相马光子时,巴赫这首具有追思、哀悼意味的弦乐作品都曾响起。

  《D大调卡农》是全世界被改编版本和次数最多的古典音乐作品。无论是在电影《凡夫俗子》《肖申克的救赎》,还是《我的野蛮女友》中,观众都会听到这段熟悉的旋律。

  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所作的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也出现在不少电影中。经典电影《教父3》、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不约而同地引用了这段曼妙悠扬的歌剧间奏曲。

  (陈俊珺综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