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

2024-05-21 15:0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辰辉

  大众网记者 张辰辉 通讯员 张丙翠 栾钦程 烟台报道

  沃野添新绿,乡村换新貌,百姓笑开颜……栖霞市蛇窝泊镇的乡村处处升腾着勃勃生机。栖霞市蛇窝泊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栖霞市“讲勤廉、强担当”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动员大会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驶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走进蛇窝泊镇,一幅产业旺、乡村靓、百姓美的美好乡村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

  点泥变成金

  昔日的“泥沟沟”,如今已变成了“金窝窝”。矗立在村北头的9个樱桃大棚,成为蛇窝泊镇泥沟村的新“丰”景。泥沟村因河泥多而得名。让泥沟村党支部书记孙绍丰最为开心的是,泥沟村里上了樱桃大棚,今年开始挂果,陆续上市。“一斤批发价一百多呢!”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孙绍丰脸上。樱桃大棚里绿意盎然,大樱桃缀满枝头。“这是齐早,明年将进入丰产期。”孙绍丰介绍起大樱桃时如数家珍。大棚内智能化的温控设备也是孙绍丰书记重点推荐的对象。“如果棚内温度超过18摄氏度,棚顶就会自动打开通风口降温……”据介绍,降湿地毯、水肥一体化等也为樱桃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泥沟村的产业振兴离不开蛇窝泊镇政府的引导。蛇窝泊镇打造泥沟党建融合发展区,在烟台万华的帮扶下,建设占地25亩的“华樱谷”大棚樱桃基地,带动周边10个村集体增收。目前,“华樱谷”已建9个樱桃大棚,盛果期亩产预计达1200公斤以上。该基地已被确定为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大樱桃示范基地、青岛农业大学“特色产业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描绘新图景

  告别泥沟村,沿306省道进入唐山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蓝莓大棚。走进蓝莓大棚,一股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行行新栽的蓝莓已吐露新芽,长势喜人。在大棚垄间,果农正忙着为蓝莓新苗覆土压实,并进行灌溉施肥。“大棚上的是蓝莓新品种,个头能有一元硬币那么大!”蛇窝泊镇唐山新村党委副书记蒋纪丛介绍,新品蓝莓大棚一共建了6个,投入了120万元。在蓝莓大棚的北侧,挖掘机、推土机正在“隆隆”作业,工人们忙着拉杆栽苹果苗木,积极推进栖霞市苹果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据王掌柜农业山东地区经理冯超介绍,栖霞市苹果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位于唐山新村,总投资2.8亿元,将高标准建设集苹果种植、智能分选、高端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准示范基地,采用现代矮砧密植集约模式建园,栽植新优苹果品种2000亩,建设国际化苹果产业信息共享、5G物联网应用平台,实现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智能化管控,努力打造现代农业高效种植科研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已完成地上附着物清理,正在进行苗木定植。项目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新优苹果品种优选基地,年可实现土地流转亩均收入1100元以上,带动农民就业1000人以上。

  幸福来撞门

  这是为蛇窝泊镇村民所津津乐道的前撞村:村里600多米路硬化了,路两边栽了200棵法桐和160棵月季,村北侧修建了800平方米的广场……人们常说,“幸福来敲门”,但村民李广福更喜欢用“幸福来‘撞’门”来表达对翻天覆地变化的喜悦之情。“我们村以前可不是这样,脏乱差,跟现在是天壤之别!”前撞村的巨变,是蛇窝泊镇党委政府鼎力帮扶的结果。近年来,蛇窝泊镇积极开展“走百村,办千事”活动,用暖心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为民办好实事,为民纾难解困。在走访中,蛇窝泊镇摸排出涉及人居环境整治、水利建设、山路整修等领域的民生问题300余个,形成《蛇窝泊镇“走百村,办千事”承诺事项进度表》上电子屏,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销号。前撞村的环境整治被列入了为民实事承诺事项。除了村里的道路硬化和绿化,在镇党委政府和栖霞市直部门的支持下,前撞村还硬化了2100平方米的机耕路,让全村700余亩山地受益。前撞村党支部书记李广仁在社交平台上直抒胸臆:“前撞村旧颜换新貌,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初审编辑:张辰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